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老年教育资源急需扩充

来源:快乐老人报
日期:2018-04-19
作者/编辑:赵小斐
据《长江日报》报道,97岁的彭楠已经上了32年老年大学,是武汉老年大学目前年龄最大、在校学习时间最长、学习课程最多的学员之一,但她仍然不肯毕业,继续求知钻研。今年,她又报了10门课,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安全,子女纷纷加入了陪读行列。对此,您怎么看?

    如此执着精神可嘉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不过如此。坚持学习,有助于老年人延缓衰老。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网友“吉林樊耀文”)

    每个人都有参与学习的权利,坚持学习32年不离校,无非是把上学当成了养老方式,对此,子女应予支持,社会应予理解。(网友“豫-张全林”)

    97岁老人不肯毕业,其出发点在于在固定的教学场所接受更为系统的学习,其精神可嘉,无需过度解读和指责。(网友“青青子衿”)


    高龄老人宜量力而行


    对高龄老人而言,坚持学习的精神虽然值得肯定,但到了要家人陪读和照顾的程度,还是悠着点好。(网友“江苏邓文圣”)


    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好事,但到了九十几岁的高龄还是要量力而行,一旦摔着了,学校也要承担安全责任风险。而且,总是要家人去陪读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晚辈也有自己的生活与追求。(网友“披星戴月”)


    在如今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实下,长年不毕业的学员有挤占公共资源之嫌,对高龄老人的学习时间和课程数目不妨合理控制。(网友“罗定坤”)


    学习途径有待扩充


    目前,我国老年教育资源整体十分有限,社区需开拓老年教育场所和资源以方便老人就近学习。老年人自己也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自学、网络、图书馆等渠道获取知识。(网友“李志生”)


    在知识爆炸的当下,老年人要想老有所学其实不只有上老年大学一条路,比如有的老人在社区组织读书会,也是一个参与学习的好机会。(网友“汪兴福”)


    如今信息如此发达,知识如此丰富,老年人求知不必过于看重学习的场所,更应重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懂得学以致用。(网友“聂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