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江苏:太湖街道率先试水居家养老社会化运作全覆盖

来源:中国江苏网
日期:2018-03-06
作者/编辑:赵伊娜
 中国江苏网3月6日讯 昨从太湖街道获悉,目前辖区17个社区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1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均委托江苏乐康养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进行社会化运作,在全市率先实现居家养老社会化运作全覆盖。乐康相关人士表示,运行街道一级这么大体量的居家养老,无锡没有先例,对他们是巨大挑战,需要摸着石头过河,走上正轨还需一段时间。

规划线上线下服务将惠及2万老人

  自双方在2月签约以来,各项工作都在有序推进中。目前设置在太湖养老服务中心的“呼叫中心”正在建设,各个社区居家点也在统一布置、增添设备,各类人员招聘同步进行,预计3月中下旬在社区试运行,到8月份所有硬件、软件配套都将到位。

  据了解,街道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有2.2万人,老龄化率超过25%。为了让更多老人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统一、规范服务标准,街道以打包的形式,将所有服务交由江苏乐康养老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而这一公司的负责人同时也是太湖养老服务中心的总经理秦贤。“正因为有养老中心做基础,才敢把街道老人的整体服务需求都接纳过来。让老人在家也能享受到与养老院等同的各种服务。”太湖养老中心院长沈雪芳介绍。

  社会化运作以后,所有的居家养老服务分为线上线下两块。线下将所有的居家养老中心统一包装、管理,老人可以在社区享受规范的各类养老服务;线上主要采用智慧养老模式,针对需要上门服务的老年人,通过智能手环和手机APP来联络老人和子女。“具有一键呼叫功能的智能手环由老人佩戴,APP则装在子女手机上,这样一来,老人有什么需求、做过什么服务,子女一目了然,同时子女也可以用APP为老人定制专属服务。”开发设计这些软件的陈超君介绍,“通过信息采集后,老人只要一按呼叫,后台就能知道是谁、住在哪里,可为突发事件作出预判。”

  试水运营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首次运营一整个街道的居家养老,对于乐康公司来说“压力山大”,因为许多事情需要改变,却又很难改。拿餐费来说,此前为了方便老年人就餐,街道分别在周新苑二期和太湖养老中心设置“中央厨房”。周新苑日常有250多人前往就餐,太湖养老中心除有七八十位老人就餐外,还要给一百多名老人配餐。更重要的是,因为有政府补贴,所以老人用餐费用很便宜,只要4元钱。

  而社会化运作以后,对于餐费如何定价,街道和乐康反复进行了讨论。“不太可能维持原价。目前为8个社区配餐,人数相对少一点”,沈雪芳表示,几百份的餐费政府还能补贴得起,而一旦范围扩大到17个社区,用餐人数增加到几千人,这么大的数字政府将难以承担,不会有那么多补贴。而根据街道民政办的建议,餐费或将分年龄段收取,60周岁-70周岁的收费提高一点,年龄越大收费更低,但具体采取什么方式,目前还没有定论。

  同时各个社区站点的人员招聘也是一大难题。社会化运作以后,乐康需要派驻工作人员到各社区驻点,实行统一管理,所以现在很缺人手。此前,部分由志愿者或者热心居民来管理老年活动室,开关门时间相对没那么固定,而出台管理办法以后,各项工作都有相应规范,“这样一来,居民就不一定愿意受约束,而我们的工资也不可能开太高”,沈雪芳表示,之前在部分社区招人时就没什么收获,“虽然签了约,但是具体怎么操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趋势在惠民的同时实现自我造血

  按照乐康的规划,线下的居家养老服务与其它社区一样,均是免费的,而线上的服务,则根据服务种类不同,收取相应费用。陈超君表示,“按照当下老年人的消费习惯,短期内想要盈利是不可能的,最要紧的是把服务做到位,让他们感受到方便,老人的子女也是潜在的消费人群,未来的老年人消费观念肯定跟现在不同,或许将来公司会实现自我造血。”

  滨湖区民政局老龄福利科相关人士介绍,居家养老社会化运作属于起步阶段,大大小小的运营公司进到滨湖区的有十来家,但目前哪家都没有盈利,仍处在“抢占山头”的阶段,大家都知道养老领域大有前景,但是谁也不能准确预测这个“未来”还有多久,所以很多公司都靠着一点补贴硬撑着。

  滨湖区一直希望养老服务公司能够自我造血,而不是靠政府补贴来存活。“希望有三五家大的品牌公司能够连锁化运营居家养老,一方面对他们而言可以节约成本,对老百姓而言公司之间存在竞争,价格相应也会降低”,该人士表示,连锁化运营是区里提倡的,太湖街道这个试点尽管目前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困难,但今后应该是一种趋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