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在吃营养餐
根据调查显示,很多老人对一日三餐并不上心,甚至随便吃点面条就敷衍了事。而大食堂针对老年人专门配了20多道营养餐,以后还可以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实现“私人定制”,让老人在家门口吃出幸福感。
老人对一日三餐“草草了事” 有人帮忙做饭的约占16%
东胜街道属于老城区街道,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辖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8737人,占到户籍人口的25%左右。这其中,孤寡、独居和空巢老人占九成左右。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老人对一日三餐都是草草了事。有儿女在家,满满一桌美味佳肴。但空巢的日子,大多是残羹冷炙。
去年5月份,东胜街道做过一次调查,有308位居民参与。其中60周岁以下居民49人,60-69周岁居民101人,70-79周岁居民88人,80周岁以上居民70人。
从调查结果来看,有80.84%的老人,一日三餐都是草草了事,有人帮忙做饭的仅占15.58%,在外面吃或叫外卖的占3.25%。希望家门口有老年餐厅吗?有83.44%的老人希望家门口有正规的老年餐厅。
而对老年餐厅的期盼,老年人最关注的还是价格和卫生状况。选择餐厅价格实惠的占88.31%,卫生问题占67.86%,菜品丰富占47.08%,提供送餐占31.82%,就餐便捷占26.3%,希望配菜和家庭式聚餐的占4.55%。
两菜一汤只要10元 根据健康状况可“私人定制”
昨天,86岁的王坤汉和78岁的董珍珍早早就来到东胜大食堂,想来尝尝鲜。
“晚饭,女儿跟我们一起吃,家里就做得多一些。中午我和老伴两个人,就随便吃点,做得多吃不完,有时候嫌麻烦,索性吃点面条或者年糕对付一顿。”董珍珍说,夫妻俩去年刚搬到泰和社区,听说家门口有这样的老人食堂,他们想过来尝尝味道。
“如果这里价格实惠,味道好,我们老两口以后都不用自己做了,每天来这里和大家一起吃,更热闹。”王坤汉说起吃饭的事,免不了抱怨老伴。“就我们两个人多做一个菜都吃不完,那就惨了。这顿吃不了,下顿吃,下顿吃不了,下下顿还得吃,没完没了。我现在看到剩菜剩饭就怕,来这里就能天天吃新鲜的了。”
社区里,一日三餐成了很多老人的“心病”。“一个人在家开伙怪麻烦的,有时候我就去边上吃碗面对付。外面的饭太硬,菜不是太油,就是太咸,根本不适合老人吃。”83岁的陈美丽看着东胜大食堂端出来的菜,眼前一亮。
雪菜黑鱼、卷心菜、一碗鸡汤,还有一份水果,中餐荤素搭配,看起来清清爽爽。
陈美丽夹菜一吃,忍不住夸赞。“师傅烧得好,交关落胃!这黑鱼连鱼刺都帮我们去掉了,想得太周到了。”
这样的两菜一汤,辖区内60周岁老人可享受就餐优惠,只需10元。
给老人做这些营养餐的大厨叫伍忠民,做这一行30多年了,以前是宁波大酒店的高级厨师。
“我做了20几种适合老人吃的营养餐,老人应该多吃一些豆制品、菌菇类、米仁等。考虑到老人牙口不好,菜要切得特别细,鱼肉或鸡肉等都要去骨。”伍忠民透露,下一步还将首创老年人健康食品研发中心,根据老人的营养评估状况,实现“私人定制”模式。
除了解决吃的问题,服务中心还有红绳康复区和水疗康复区,可提供家政服务、医疗保健和日间托养等“生活管家”式服务。该服务中心成立以后,将与辖区内现有的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辐射联动,建成“10分钟养老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