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肾脏病高危人群:识别风险,守护健康

来源:启航慧养 综合整理 
日期:2025-09-12
作者/编辑:启航慧养 综合整理 
了解哪些人群属于肾脏病的高危群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



肾脏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常在悄无声息中侵蚀着人们的健康。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具有相同的患病风险。了解哪些人群属于肾脏病的高危群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预防和早期干预。以下,我们将详细探讨肾脏病的高危人群及其特征。




年龄因素:老年人与儿童的风险


1.老年人群(≥65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进入老年阶段,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上升。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和多种慢性疾病的影响,更容易出现肾功能受损。

2.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和青少年中,先天性或遗传性肾脏病的风险较高。这些疾病可能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来,需要特别关注和早期诊断。

基础疾病:多重风险因素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导致CKD的主要病因之一,尤其是那些病程较长或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进而引发CKD。据统计,约30%~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

2.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同样是CKD的重要诱因。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进而影响肾功能。此外,CKD患者也常伴有高血压,二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3.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与CKD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二者共享多种危险因素,如高龄、肥胖、吸烟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中,CKD的发病率大大高于普通人群。

4.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免疫复合物或非免疫复合物损伤,以及治疗疾病使用的药物,均可能导致肾小球和/或肾小管损伤,进而发展为CKD。

5.肥胖人群

肥胖(体质指数BMI ≥28kg/m²)不仅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痛风、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的患病风险,还会对肾脏造成直接损害。肥胖相关的肾病(ORG)是一种肾小球疾病,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伴/或不伴肾功能下降,病理表现肾小球体积增大,伴/不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不伴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减轻体重,目标是将BMI降至正常范围(18.5~24.0kg/m²)。

家族史:遗传因素的影响


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群,如IgA肾病、多囊肾等,其患病风险大大增加。例如,多囊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多在中年时期出现肾功能衰竭。


其他危险因素:多样化的风险来源


1.长期吸烟者

吸烟对肾脏有直接的毒性作用,长期吸烟者更容易出现肾功能受损。

2.长期服用特定药物

长期服用可能影响肾脏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化疗药物或某些抗生素等,会增加CKD的风险。

3.长期暴露于特定环境

长期暴露于重金属、工业毒素等特定化学物品或环境中,也会对肾脏造成损害。

4.泌尿系统疾病史

泌尿系统结石或梗阻性肾病病史,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如孤立肾、尿路畸形)等,均会增加CKD的风险。

5.急性肾损伤病史

有急性肾损伤病史的人群,其CKD的风险也较高。

6.慢性传染性疾病

慢性传染性疾病,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也会增加CKD的风险。

7.低出生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肾脏发育不完全,更容易出现肾功能问题。


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涵盖了多个方面,从年龄、基础疾病到家族史及其他危险因素。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定期体检、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及时的医疗干预,有助于降低肾脏病的风险,守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关注肾脏健康,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 素材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