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时光悄然流转,2025年8月7日,我们迎来了本年度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不仅标志着禾谷开始成熟,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传统和养生智慧。今天,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立秋的宜忌,为秋天的到来做好准备吧!
01 为什么立秋要“躲秋”?
立秋,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农业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重要性不亚于一个传统节日。在民间,立秋“躲秋”的习俗与立春“躲春”一样,都是为了祈求平安顺遂。
那么,为什么要“躲秋”呢?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转折点,此时天地间的磁场波动较大,阴阳二气相互交替,容易引发人体不适。在传统观念中,太岁是掌管人命运吉凶的重要神祇,而立秋期间,太岁的力量尤为强大。为了避免灾祸,民间认为在这一天“躲秋”可以规避不祥,以保下半年平安顺利。
02 哪些人需要“躲秋”?
根据传统民俗,有五个属相的人在立秋这一天需要特别注意“躲秋”,分别是鼠、牛、虎、羊和猴。相传,这些属相的人在立秋期间更容易受到秋季疾病的影响,因此需要格外留意保健和防范。
在立秋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给这些属相的亲友送上一些寓意健康的礼物,如红枣、姜汤等,祝福他们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秋天。
03 立秋的禁忌,你了解吗?
禁忌一:忌赌博
立秋正值农忙时节,农民朋友们开始忙碌于收割和储存农作物。在民间传统中,立秋这一天忌讳赌博,因为赌博容易使人沉迷,导致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更应集中精力于农事,为秋季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禁忌二:忌剃头
立秋之后,天气逐渐转凉,气温下降,保暖变得尤为重要。在立秋这一天剃头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因为剃去头发会削弱头部的御寒能力,容易引发感冒和其他秋季疾病。此外,剃头在民间还被视为“割财”的象征,可能带来破财之灾。
04 立秋的民俗建议
合理饮食:立秋时节,气候转凉,饮食也应随之调整。可以多食用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葱、蒜、辣椒等,以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穿衣保暖:立秋后,昼夜温差逐渐增大,应及时增减衣物,合理搭配服装,避免着凉感冒。
多参加户外活动:立秋时节,气候宜人,是进行户外活动的好时机。多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呼吸新鲜空气,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秋游赏景: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可以到郊外或乡村游玩,欣赏秋天的美景,放松心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保持室内通风:虽然立秋后人们开始封闭房间保暖,但也应注意保持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预防秋季流感等疾病传播。
立秋的到来,不仅标志着季节的更替,也提醒我们顺应自然,调整生活方式。通过了解立秋的宜忌,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还能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个充满变化和希望的季节,愿大家都能平安顺遂,迎接一个丰收而美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