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老人睡眠障碍的护理策略:贴心关怀与科学应对

来源:启航慧养 综合整理 
日期:2025-08-25
作者/编辑:启航慧养 综合整理 
老年人的睡眠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怀和科学地应对。




当老年人面临睡眠障碍时,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以缓解他们的不适并改善睡眠质量。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护理策略:


1. 应对入睡困难的护理

睡前放松引导:


在睡前1小时,协助老人进行放松活动。例如,为他们准备一盆温水泡脚,水温控制在38-40℃,时间15-20分钟,避免过久。同时,可以为他们进行轻柔的足底或肩颈按摩。此外,播放舒缓的音乐或朗读轻散文,也能帮助老人平复情绪,进入睡眠状态。

减少睡前刺激:


避免让老人在睡前观看刺激性电视节目或讨论令人焦虑的话题。提醒老人取下假牙和眼镜,并换上宽松舒适的睡衣,营造一种“睡眠仪式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

2. 处理夜间频繁觉醒的护理

夜间照护轻缓化:


在夜间巡视时,护理人员应尽量保持脚步轻柔,开关门和操作设备时降低声音。老人起夜时,及时提供协助,如搀扶他们或开灯,避免因黑暗或行动不便而产生紧张感。

处理不适症状:


如果老人因出汗多而觉醒,护理人员应及时协助他们更换干爽的衣物,并擦拭身体。如果是因为瘙痒而觉醒,检查是否有蚊虫叮咬或皮肤干燥,必要时涂抹温和的止痒药膏。

3. 应对早醒与昼夜颠倒的护理

逐步调整节律:


对于早醒的老人,可以引导他们在清晨醒来后继续卧床闭目休息,避免立即起床。对于昼夜颠倒的老人,减少白天的卧床时间,通过增加日间活动(如散步、简单的体操)和减少午睡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来逐步纠正他们的生物钟。

傍晚光照调节:


在傍晚(17:00-19:00)让老人接触自然光照,这有助于促进褪黑素的分泌节律恢复,帮助他们在夜间产生困意,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4. 特殊情况的应急护理

突发不适处理:


如果老人因胸闷、心悸、剧烈咳嗽等疾病症状觉醒,护理人员应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如果出现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及时给予含糖食物(如糖果、糖水)。

心理疏导:


对于因睡眠问题而产生焦虑的老人,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睡眠障碍的原因,告知改善方法,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老年人的睡眠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关怀和科学地应对。通过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调整生活习惯、管理疾病和药物,以及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护理和心理支持,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睡眠质量。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 素材来源于网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