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定期进行医学检查,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从而保障自身健康。
4月15日,上海市抗癌协会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发布了《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5版)》。该文件指出,年龄在40岁以上,并符合以下一项或多项条件者,被归类为“肺癌高危人群”:
1.长期吸烟:吸烟史达到或超过20年包,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年包”指每天吸烟包数乘以吸烟年数,例如20年包表示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
2.被动吸烟: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中。
3.职业暴露:有石棉、铍、铀、氡等致癌物质接触史。
4.既往癌症史:曾患有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其他与吸烟相关的癌症。
5.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肺癌患者。
6.慢性肺部疾病: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等。
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筛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使用64排或更高排数的多排螺旋CT进行筛查,以确保更高的检测精度。
如果在筛查中发现肺部结节,建议采用影像学与生物学多维度、多组学进行评估。根据结节的具体影像学特征,如磨玻璃样、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情况,进行低剂量螺旋CT复查。同时,可以考虑进行肺癌相关抗体的血液检测等生物学评估。不建议将PET/CT作为常规人群肺癌筛查手段。
肺癌的早期筛查对于高危人群至关重要。通过定期的医学检查,尤其是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有助提高早期诊断率。让我们提高对肺癌的防范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守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