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医疗护理中,心电监测是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作为护理人员,协助观察心电监测数据不仅是我们的职责,更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环节。
(十九)
协助观察心电监测数据
1. 目的
辅助医护人员监控生理参数:协助医护人员监测监护仪上显示的患者生理指标,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障仪器正常运行:维护监护仪的正常运作,避免患者或护理过程中无意间导致电极或探头脱落,影响监测结果。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1.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明确告知患者不要自行移动身体或摘除电极片,以免影响监测结果或造成设备故障。
2.避免干扰源:
提醒家属及患者在监护仪附近不要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以免对监测波形产生干扰。
注意事项
1.固定电极和导线:
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应特别提醒护理人员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防止电极脱落或导线缠绕、打折。
2.患者静卧与电极贴紧:
患者要静卧,电极板应紧贴皮肤。在移动病人时,注意检查电极或探头是否脱落。
3.监护仪的放置:
监护仪应远离墙壁放置,病床及病员也应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以使信号传输不受干扰。
4.电器设备的安全距离:
其他电器设备应与监护仪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电磁干扰。
相关知识:体温计测量操作
1.准备体温计:
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2.测量体温:
测腋温:
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置于腋窝处,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计,10分钟后取出。
测口温:
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闭紧口唇,用鼻呼吸,提醒患者勿咬体温计,3分钟后取出。
3.后续处理:
及时取出体温计交给护士,整理患者的衣服和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
心电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反映患者的生理变化,帮助医护人员做出快速、准确的判断和处理。因此,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