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21项基础护理操作流程详解及评价标准之护理员手卫生及消毒

来源: 启航慧养 综合整理
日期:2024-12-05
作者/编辑: 启航慧养 综合整理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为护理员,掌握正确的洗手和消毒方法至关重要。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操作流程,不仅能有效保护患者安全,还能保障自身健康。

(一)

护理员手卫生及消毒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1. 目的

清除手部污垢和大部分暂住菌,确保手部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2.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2024-11-14_161515.jpg

洗手时机


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手卫生。

接触不同患者之间:在接触不同患者之间进行手卫生。

患者身体部位移动时: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进行手卫生。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进行手卫生。

接触清洁或无菌物品前:在处理药物或配餐前进行手卫生。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特别是在ICU病房、感染病房的护理员,在穿脱隔离衣前后及摘手套后进行手卫生。

处理污染物品后:处理污染物品后进行手卫生。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皮肤黏膜或伤口敷料后:在这些情况下必须进行手卫生。

注意事项


洗手方法正确:确保手的每个部位都洗到、冲净。使用快速消毒剂时,确保充分接触。

水温与水流控制:调节合适的水温和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水龙头清洁:洗手过程中保持水龙头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饰物处理:手部不佩戴戒指、手镯等饰物。

擦手毛巾使用:使用一次性擦手巾,避免重复使用。

相关知识


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

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杀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理员应时刻保持手卫生意识,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手部清洁和消毒。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手卫生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

来源: 素材来源于网络  启航慧养 综合整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