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家庭观念根深蒂固,"血浓于水"的传统理念深入人心。老年人对亲情的重视使得他们更倾向于在家中养老。然而,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老年人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社会和企业的参与,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将服务送到家中,才是现代居家养老的真正含义。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适老化改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周燕珉为她的父母改造的家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案例,其中两个细节尤其引人注目:
1.
在墙上安装了一面镜子,使得坐在沙发上的父母能够通过反射看到儿女回家,避免了因急于起身查看而可能发生的摔倒。
2.
将厨房的非承重墙改造成玻璃墙,使得老人在厨房忙碌时也能观察到客厅和餐厅的情况,一旦发生意外,其他房间的家人可以及时发现。
这样的家,一走进去就能感受到浓厚的家庭和谐氛围。
最近,一位朋友用这样的话语描述与父母的关系,让人深受触动:
"我不想成为你那样的人,却喜欢你的样子;我不会随随便便听你的话,但我想用行动让你每天都过得更好一点点。"
这是经过漫长时光磨合后成熟的亲子关系。我们可能不会盲目听从父母的逼婚和催生,但我们愿意从一根把手、一个马桶圈开始,让你们每一天都更安全,更舒适。
在你父母步入老年之际,不妨花一两个月的时间,按照以下建议,为他们进行一次轻量级的改造:
1.
小型配件要好上手
水龙头:淘汰冷热水分开的水龙头,换成单柄混合水龙头,降低烫伤风险。抬起式优于旋钮式,感应水龙头更佳。厨房水龙头可选择拉伸式,方便老年人使用。
门把手:杆式优于球形,更易于操作。
抽屉拉手:长杆式(D型)更便于抓握拉出。
开关按键:选择易于识别操作的大按键面板,方便老人识别和按准。
通过这些适老化改造,我们可以为长辈打造一个既安全又舒适的生活空间,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