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科普|伏天忌冷饮?需大补?细数三伏天健康养生的三大误区!

来源:快乐老人报
日期:2024-07-30
作者/编辑:快乐老人报
伏天饮食指南

伏天饮食指南:冷饮、热补与适度原则


伏天内不能享用冷饮和冰淇淋吗?


答案是:可以,但需依据个人体质,并且少量、有节制地享用


伏天时节,人体毛孔张开,此时若大量摄入冷饮和冰淇淋,易使寒气和湿气侵入体内。寒湿之气的入侵,对脾胃尤为不利,因此老人、小孩及脾胃功能较弱者应格外小心。然而,对于非此类体质的人群,适量、有节制地品尝冷饮,也是可以被接受的。


伏天是否为大补的最佳时机?


回应是:需适当进补!


三伏天,气温攀升,人体出汗增多,新陈代谢旺盛。同时,由于暑湿偏重,人们常感食欲不振,夜晚难眠,身体疲惫。因此,伏天确实需要适当进补,以增强体力,提升抗病能力。但伏天的进补策略有其独特之处,即“益气生津,崇尚清补”。



伏天内应多喝热汤并食用热性食物吗?


建议是:多喝汤水,但食用热性食物需谨慎!


伏天时节,由于出汗多、代谢旺盛,适量增加喝汤的次数,有助于补充体内流失的津液。然而,对于热性食物的摄入,则需更加谨慎。因为多数热性食物,如羊肉、桂圆、红糖等,都属于滋腻峻补之品。过量食用这类食物,可能阻碍脾胃功能,导致消化功能下降。


综上所述,伏天的饮食原则应围绕“适量”与“个人体质”展开。无论是冷饮的摄入,还是热补的选择,都需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明智的决策。



三伏天健康养生指南


1、饮食调养


在三伏天,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推荐食用百合、木耳、黑豆、五味子等食材,它们具有益气生津的功效。为了祛除暑湿、健脾开胃,可以泡制菊花、佩兰、藿香等代茶饮。


同时,常煮汤或熬粥时加入莲心、百合、枣仁等,有助于安心养神、改善睡眠、补充体力


阳虚体质者应避免冷饮,服用清热祛暑的凉性食物时,应搭配温性食物以中和性味,如绿豆或薏米配以黑豆等脾胃虚弱和夏季厌食者也应慎食冷饮及性温大补、油腻之物。


2、药物敷贴疗法


三伏天是传统药物敷贴的重要时期,即三伏贴的应用。三伏贴结合了“冬病夏治”的中医治未病理论与“天灸”,通过特定药物在夏季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以预防和治疗虚寒性病证。


例如,哮喘、支气管炎患者可选择肺俞、厥阴俞等穴位进行贴敷;脾胃虚寒则贴敷脾俞、胃俞等穴位;增强免疫力可选用足三里、大椎等穴位。


但需注意,三伏贴并非万能,它主要针对虚寒体质,利用伏天阳气和药物辅助,通过特定穴位补足人体阳气。贴敷后应避免冷饮、空调和风扇,以免伤及阳气。


3、拔火罐疗法


拔火罐是一种通过负压吸引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的替代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刺激机体产生良性免疫反应。


然而,拔火罐并非时间越长越好,过久可能导致水泡、破皮和感染,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应谨慎。同时,不宜每日反复拔相同部位,拔后应避免立即洗冷水澡,以免受凉和感染。


4、艾灸养生


三伏天进行艾灸也是养生的好方法。脾胃虚寒者可艾灸中脘、天枢等穴位。对于不会选穴的人,可使用木制艾灸盒进行腹部艾灸。腰膝疼痛者可将艾灸盒放于腰间、双膝上,以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需注意的是,阳虚怕冷但又易上火的人,在艾灸完腹部、背部后,应灸一灸涌泉穴,以引虚火下行,避免出现上火症状。



5、养生方


此方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体质选用!不可盲目自行使用!


新冠愈后患者及想提升免疫力的人:


养生茶:黄芪10g,炒白术5g,防风5g,菊花3g,藿香3g,蒲公英3g,陈皮3g,枸杞3g,当归3g,鱼腥草5g,甘草2g煎水或泡茶饮。


患失眠或睡眠质量不好的人:


癖秽安眠香包:远志、白蔻、菖蒲、檀香、安息香各3g放于香囊内置于枕旁。


健脾祛湿茶方:


抓取黑豆、绿豆、赤小豆各15g煎水代茶饮。


益气生津方:


抓取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各10g煎水代茶饮。


开胃醒脾方:


抓取陈皮、佩兰、栀子、藿香、丁香各3g煎水代茶饮。


温馨提醒:具体用药请遵医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