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减退和伴随的各种全身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愈加明显。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各种口腔疾病均呈现上升的趋势。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目标是保留更多功能牙,维持正常口腔功能状态。为保护老年人口腔健康,我们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树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观念,消除“人老掉牙”的旧观念,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掌握科学的口腔保健方法。
2.保持个人口腔卫生
刷牙与漱口
要选择适合自己口腔状况的牙刷,刷头不宜过大,刷毛软硬适中;刷柄扁而宽而容易握持。每天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
可选用含氟牙膏,或针对牙及牙周健康状况的抗敏感、抑菌抗炎的牙膏交替使用。除每天早晚刷牙外,每餐后要坚持用清水漱口,将残存在牙面、牙间隙、唇颊沟等部位的食物残渣清除干净。
间隙刷、牙线和牙签
由于牙缝较宽、牙稀松、牙根暴露等问题,老年人需根据自己的口腔状况合理选择牙间隙刷、牙线和牙签,以清除存留在邻面及牙根面的食物残渣及菌斑。牙签的使用仅限于牙间隙大,有水平食物嵌塞时,提倡漱口、刷牙前后使用牙线。
3.及时修复缺失牙
牙体缺损、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均可造成咀嚼功能下降、食物嵌塞、对颌牙伸长、邻牙倾斜和关系紊乱等一系列问题。不论失牙多少,都应及时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义齿修复。
修复缺失牙一般在拔牙 2~3 个月后进行。活动义齿每餐后应摘下,用清水或使用专门为义齿设计的清洁片、粉、液浸泡并刷洗干净。义齿久戴常有不适,引起口腔组织红肿、疼痛、溃疡,应定期由医师检查,及时处理或更换义齿。
4.定期口腔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龋病(尤其是根面龋)、牙周病、口腔黏膜状况等。对于残留的牙根,应及时寻找专业医师检查,若没有保留价值应尽早拔除,避免局部不良刺激。过度磨耗形成的锐利牙尖要及时调磨,以防对口腔软组织及颞下颌关节的损伤。口腔检查最好半年一次,一般至少也应 1 年检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