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曰:“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尽终其天年。”相传在上古时候,有葛天氏之民,人人都能活到百岁。老人们鹤发童颜,充分享受上天赐予的寿命。
故,想要越活越年轻,我们就要学会养生。
你知道吗?由于社会发展过快,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现在的人寿命都普遍长!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的划分,过了60岁就逐渐进入了老年,此时养生尤其重要!
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人到老年,养生就要从饮食、运动、心态、生活起居、预防慢病等各方面着手,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各种疾病、保养身体各个器官的目的,自然寿命也可以延长。
注意调整饮食
中医有言:“粥能益人,老年尤宜。”——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老人饮食,需坚持“杂、淡、少、慢、温”五字原则。
1、杂,饮食上尽量保持多样性。不论是主食、蔬菜、水果、肉类、坚果等等都应该有所摄入,不要偏食,控制好摄入量,只要是天然的好食物,都可以吃一点,但不要多吃。
比如说吃主食,大多数人都吃的是经过精加工的大米或面条,其中含有的营养物质流失了很多,而且富含碳水,升糖能力比较强,建议老年人可以粗杂粮搭配,在吃的大米的时候,搭配一些薯类、豆类、粗粮类等等,让一日三餐多点儿“花样”。
2、淡,即饮食要清淡,对于辛辣刺激、高油高脂高糖等食物老年朋友都要尽量少吃或不吃,以防给脾胃加重负担。
3、少,即少食多餐,每顿不多吃,但食物种类可以多一点儿,比如吃主食,每餐就最好不超过2两,再搭配一些蔬菜、肉类、鱼类或者豆类等等,既均衡营养,又不会伤到脾胃。
4、慢,细嚼慢咽。吃饭速度要慢,不要狼吞虎咽,现在食物充足,也早过了以前食物匮乏的年代,不如慢下来,慢慢咀嚼品味食物的味道,这样也可以增强饱腹感,减少进食量,同时也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可谓是两全其美!
5、温,吃的食物要温热熟软。老人肠胃不好,寒凉、生冷刺激、难以消化的食物就不要吃了,一方面损伤牙齿,一方面也对脾胃不好。
注意适当运动
人到老年,骨骼比较脆弱,腿脚也不那么利索了,容易感觉到身体疲劳。建议老年朋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就应该每天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对于身体健康还是有益处的。注意:老年人运动,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运动量等等。
如果关节或心脏等有问题,那么适当散步就可以,如果身体条件还行,那么可以选择快走、慢跑、八段锦,太极扇,太极剑等等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建议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一周保持5次以上。
如果老人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运动时还需要注意血糖、血压等情况,同时要以保证自身安全为原则,不要进行过于剧烈的运动,量力而行。
老年人在运动时,还需要注意气候变化,比如冬季运动,最好在太阳出来以后,吃过早饭了再运动,穿戴好衣物,不要空腹运动,还要注意选择安静空旷的场所,最好是有人陪同或者结伴运动,这样可以避免发生低血糖或意外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帮助。
注意良好情绪
人到老年,儿孙满堂,老年人需要面对的琐事也很多,很多老人又是爱操心的,经常会因为家里的琐事引起情绪波动,当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果长期如此,很容易诱发胃溃疡、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
而保持好心态,每天开心一些,约约老友,逗逗儿孙,乐呵乐呵,更好地享受好时光。
除了保持心情愉悦,也要注意保养身体,按时作息,规律睡眠,少点劳作,适当放松,这样也会有好的身体。
注意防治慢病
人到老年,各种疾病接踵而来,很多老人都有一种甚至是多种慢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等,想要身体健康,延长寿命,就要积极的从各个方面去防治慢病。
在调整饮食、适当运动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管理这些慢性病,按时吃药,定期去医院做检查。
日常可以结合中医的一些养生方法,比如艾灸按摩等等,经常用手按摩脸部、经常按摩耳朵、经常梳梳头发、做做眼保健操等等,对于五脏养护有一定的好处。
你知道吗?人体衰老的过程是身体整体气血逐步虚弱,整体基础功能如精力、体力的下降,导致身体素质逐步下降,疾病逐步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