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
中医认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养护我们的主要器官:春天养肝,夏天养心,秋天养肺,冬天养肾,四季养脾胃。
《黄帝内经》曰:“心者,生命之本……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夏季是万物生长,茂盛发达的季节,万物走向成熟。这时人体血液循环加剧,心脏负担也随之加重,是心脏最累的季节。夏季阳气旺于外,心气旺盛,所以中医认为,夏季养生之道,在于养心,心安则血畅,血畅就神清气爽。
那么夏季该如何养心呢?下面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养心小妙招
1心静才能自然凉
夏天要尽可能让自己心中无存郁怒,和颜悦色,心平气和。俗话说得好“心静自然谅”,静可生阴缓冲心阳之火妄动,阴阳协调达到保养心脏。
一是在天气炎热之时,心脏活动负担加重,此时要慢中养心,避免过劳、过于紧张,适当减慢生活工作节奏;
二是要清心寡欲,调节自己克制大悲大喜,减少非分之想,就会减少心烦伤心;
三是多选做安静的事情:听音乐、绘画、钓鱼、下棋、散步等,调节精神入静,保持心情舒畅。
2既要避暑又要适当出汗
中医讲“汗为心之液,汗血同源”,出汗多易伤心之阴阳,易引起血液浓缩及粘稠度增高而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夏天要减少活动强度,避免高温环境,多到树荫下乘凉,减少出汗,并喝一点淡盐水。
夏季属阳,阳主疏泄,汗是泄物,因此该出汗时要出汗,适量出汗有利于气血运行,排泄机体废物,绝不能闭汗。自然风和风扇的降温排汗对人体更有好处。使用空调的室内环境要注意:一是时间不要过长;二是温度不要开的过低,摄氏26度比较适宜。
3晚睡早起午打盹
立夏之后,开始“昼长夜短”,古人讲究作息时间“天人相应”,提倡应与日起日落相吻合。但是古人提倡大家晚睡不是叫大家熬夜,晚睡指的是在晚上11点前入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
俗话说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夏天13-15点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人稍一活动就会消耗体力大量出汗,出汗和散热时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大脑血液供应减少。所以,在夏季午睡一会,缓冲中午的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精神不振和弥补夜间的睡眠不足,午睡时间为30分钟到1个小时为宜。
4饮食上要清淡
苦而清淡,饮食有节。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夏季饮食应温,过于辛热,助阳生火;过于寒凉,助湿生痰。苦味入心,清解暑热降心火,清淡饮食可促进食欲,利于消化
要适当多吃一些凉润养心之品,如新鲜蔬菜瓜果。还可进食益气生津、清暑解热之品以消阳补阴,如绿豆汤、绿豆粳米粥,也可经常喝一些绿茶、菊花茶等。
5睡前尽量避免洗头
从传统医学观点看,人体的阳气在晚上尤其是午夜是最弱的,加之夏季本身体力消耗就大,容易疲劳,抵抗力自然就减低。
临睡前洗头,会使水分滞留头皮,如果头发还没完全干透就开着空调和风扇中入睡的话,会使人体阳气遇冷而凝,寒湿交加,醒来之后,容易出现头痛、鼻塞、流涕和感冒等症状,久之会导致经络阻闭,气滞血淤,引起经常性头痛甚至头皮下静脉炎。因此,在夏季尤其要注意“睡莫洗头”。在睡觉前的最后一次冲凉,尽量不把头发淋湿,或待头发吹干后再睡觉,洗浴后不要马上对着电扇或低温空调入睡。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夏季如何养心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祝愿朋友们在炎炎的夏季里,劳逸结合,清凉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