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想血管长斑块,这3件事要少做
平时,大家可能总觉得心血管疾病离咱们很遥远,但事实上,在2021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患者人数有3.3亿。每5例死亡案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
而血管长斑块,就是医学上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常见原因之一。
血管里的斑块由脂质、结缔组织及血液中其他固体成分组成,黏附在血管壁上。
当血管从柔软有弹性,慢慢变脆、变成了堆积满斑块的模样,这就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温床”。
患者的血管在变脆、长出斑块的这个过程中,生活中多半没少做这4件事,让血管斑块悄悄地入侵了患者的身体。
01
高糖高脂、不健康的饮食方式
如果你平时爱吃油炸、重油重盐的食物,这样的高脂饮食习惯,会增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种被称为“坏胆固醇”的物质可以在血管壁上形成沉积,逐渐形成斑块。
而偏爱甜食的朋友也要注意了,高糖饮食会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长期高血糖可以损伤血管内膜,促进炎症反应,增加血管壁对脂质的渗透性,从而促进斑块的形成。
02
长期吸烟,烟龄长
长期吸烟更是一大杀器,它不仅可以改变体内脂质代谢,使得斑块原料增多;还能影响血压和造成血管壁损伤。
03
心理压力过大
长期压力和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少做以上3件事,还有许多因素也会影响着血管健康。例如肥胖、遗传因素、炎症感染,还有本身就患有高血压和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这些人群都容易被心血管疾病“盯”上,要格外警惕。
02血管斑块一旦形成,还有可能消失吗?
血管里形成斑块后,虽然难以彻底清除,但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有研究团队发现,如果在中青年时就开始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消退”的可能,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上。
并且,随着研究团队持续跟进发现,在1529 名血管有斑块的人当中,6年后出现斑块完全消失的人有8%。
这123个人都有4个共同特点:年轻女性、不吸烟、有较低的低密度脂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
这其实都说明,血管斑块的大小确实可以得到控制,甚至在某些情况下实现缩小。
但这个前提是,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改善,改正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定时检查监测等综合干预措施,并坚持下去!
03如何预防血管斑块,保养好血管健康?
01
健康饮食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食品的摄入。选择全谷物、深海鱼类(富含Omega-3脂肪酸)、坚果和橄榄油等心脏健康食品。
02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03
规律运动
要保持身体运动,可以采用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广场舞等形式。但习惯于久坐不动的人开始进行身体活动时应从低强度、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
04
戒烟戒酒
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戒烟可以显著降低血管斑块的风险。而过量饮酒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应限制酒精摄入量。
05
控制血压和血糖
这两个“无声杀手”也在幕后推波助澜,它们使得血管壁受到更多的压力和损伤,为斑块的形成提供了“肥沃土壤”。
06
降低胆固醇
通过健康饮食、运动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脂水平,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