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比较容易失眠,65岁以上的人群失眠的发病率约为57%。中医认为老年人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年迈血少、阴阳亏虚,心血不足则心无所养,从而引起心神不宁。心主神明,心神安则寐,心神不安则不寐,即失眠。老年人的失眠除了失眠本身之外,还有气血不足的表现,如心慌、心悸、记忆力下降、头晕、乏力、面色苍白、食欲不佳等。其原因如下:
1、衰老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也开始进入衰老期,血管弹性下降,器官衰老影响血液循环。各个器官功能减退时,容易患有血液循环、呼吸和消化系统疾病,从而影响睡眠。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时可减少脑部血流量,引起脑代谢失调而诱发失眠。
2、躯体疾病
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这些疾病本身会伴发失眠。
3、药物
老年人多合并用药,药物本身会导致失眠。
4、肠胃不舒服
老年人身体机能出现下降,肠胃蠕动也开始缓慢,很容易会引起肠胃不舒服的情况,也会诱发失眠。
5、精神因素
当老年人患有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尤其是精神病,情感方面的障碍,抑郁症和焦虑症也会引起失眠。
6、环境的因素
老年人本身睡觉轻,环境不好很容易会失眠,而且失眠会导致精神不好,加重老年人失眠。
7、微生态失衡
肠道内的菌群随着人的年龄增加变化显著,随着年龄的增大,双歧杆菌等有益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而产气荚梭菌、大肠杆菌等腐败细菌大量增加,再加上老年人牙齿松动、脱落或由于疾病、喜欢进食精细软烂的低渣食物,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较少,这种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易使中老年人肠道内益生菌减少,腐败菌增加,从而出现肠道菌群紊乱引起老年人微生态失衡,从而诱发一些中老年睡眠障碍及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