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是家中最为常见的家用电器,它的保鲜作用深受家庭主妇的喜爱,不过,东西不是买回来放进冰箱就万事大吉了。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一般在0℃~4℃之间,存在不能解决霉菌繁殖的局限性,很多食物久放后会出现霉烂。
而一些在低温下生存的细菌,也能在这个温度下繁殖。
冰箱里的代表性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主要有:
01
单增李斯特菌
单增李斯特菌的全称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常见的污染食品包括水产制品、肉及肉制品、奶及奶制品等,在0℃-45℃都能生存。
单增李斯特菌主要导致肠道感染,通常潜伏期为8-48小时,表现为恶心呕吐、发热、肌肉酸痛等,同时也可入侵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潜伏2-12周,可致严重的败血症和脑膜炎,虽然发病率低但是致死率却高。
02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时常寄居在人和动物的体内,主要污染食品包括蛋和蛋制品、肉和肉制品、奶和奶制品等,不耐高温。
沙门氏菌感染较为常见的症状是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腹泻,潜伏期为12-36小时,病程为2-3天,对于感染严重的可致脱水和休克,部分病人甚至会发展为败血症。
03
耶尔森菌
耶尔森菌的主要污染食品是生猪肉。
感染耶尔森菌后可能会引起急性肠胃炎、小肠结肠炎,严重的则会导致阑尾炎、败血症等。
04
志贺氏菌
志贺氏菌也被称之为痢疾杆菌,它的主要污染食品是水果,感染后可引起肠道感染,表现为腹痛、发热以及水样便等症状。
案例分享
“我从冰箱里拿出来一看,食物好像也没坏,所以就没在意,没想到害了自己。”
30岁的张女士,自己一个人租房住,她有个习惯,就是喜欢把家里所有的食物都往冰箱塞,但她是审计工作,经常出差,有时候半个月才回家。
回家之后,也很少会去清理冰箱,只要肉眼看不到什么腐败、变质的食材,就舍不得扔,都吃进了肚里。
有段时间,张女士经常出现上腹部饱胀,腹痛、反胃的情况,但她以为是太累了,加上自己胃本来也不好,想着休息休息就好了也就没在意。
最近,张女士又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这才有点不放心,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
检查发现胃部有一个2cm×3cm的肿瘤,活检组织病理证实为癌变,确诊胃癌。
医生结合张女士的生活习惯分析,推测患癌原因与长期食用冰箱久放的食物有关,可能是食物发生变质,长期积累,最终造成癌变。
这让张女士后悔不已,但如今为时已晚。
冰箱里这些食物是病菌温床
别舍不得扔掉!
01
腌制食物
常见的腌制食物有咸鱼、腊肉和咸菜等,确实能刺激人们食欲。
因为是由高盐制作而成的,一般不会发生霉变,也不用特意放在冰箱中,但这并不是说明腌制食品是安全的。
高盐食物会升高血压,同时也会致癌。
食物经过腌制后可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会和胃中胺类发生化学物质,转化成亚硝酸胺,亚硝酸铵属于致癌物质,易引起多种消化道癌症。
长期吃腌制食物,由于高盐的高渗透性会对自身胃黏膜带来损伤,易引起慢性胃病如胃溃疡和胃炎等。
若本身患有胃病,仍然吃太多高盐分和腌制食物,会加快向胃癌发展进程。
02
霉变的食物
在大部分人意识中,把食物放在冰箱中就不会发霉,其实不然。
长期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发生霉变的可能性也很高,尤其是水果和粮食类。
发霉的食物可产生黄曲霉毒素,这属于一级致癌物质,会对肝细胞带来严重损伤。
大量吃霉变食物会引起肝细胞变性或坏死,甚至导致肝癌。
经过反复滚煮也不能完全杀灭黄曲霉毒素,因此霉变食物必须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