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往事仍记得
在梁振声家中,一本本厚厚的日记字迹工整,思路清晰,很难想象出自91岁老人之手,而70年前的往事他仍记忆犹新。据他回忆,旧社会时家中条件困难,7个兄弟姐妹中他排行老大,上学没有书包,就是拿块布包着夹在胳膊下,一早还要捡粪和卖菜挣钱,然后才能去上学。解放前,百姓受压迫经常挨欺侮。1947年深秋,家住太和区梁家窝棚的他推着一车大白菜到市场去卖,遇上两个国民党痞子兵没给够钱就拿走菜,他上前理论却挨了打,当时就反击对方一拳。几位卖菜老乡见他身单力薄忙上前解围,他趁机逃脱。市场散后,他回去取菜车,结果被痞子兵扣上“八路军的探子”的罪名,推到碾坊五花大绑地吊起来,打得遍体鳞伤。多亏一位心地善良的老大娘闻声赶来,不顾个人安危为他跪地求情。他因吊打拷问毫无所获,也无其他证据,最终侥幸逃出虎口。事后,他专门登门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
写日记重忆峥嵘岁月
每天,梁振声坐在桌前都要写一个多小时的日记,日记中有对生活的感慨,也有对革命经历的回忆。1948年10月15日锦州解放后,他奋发图强投笔从戎,奔赴革命征程。1949年1月2日,中共锦州市委举办寒假学园,梁振声在学习期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结业后,大多同学回到母校就读,而他放弃了回校和到哈尔滨医科大学深造的良机,毅然参加了革命,参加了锦州市干部学校的筹备和学习,并光荣地被选为学校学生自治委员会副主席兼服务委员。他后来还兼任防空、防汛指挥委员和劳动大队长等职。梁振声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毕业后被中共锦州市委组织部调到市总工会,做党的工运工作,不到半年被调到辽西省总工会。数十载春秋已过去,而这些革命经历让他感到无比骄傲和无尚光荣。
年过九旬眼不花耳不聋
梁振声现已九旬高龄,却眼不花、耳不聋,记忆力很好,而且身体健康,生活完全自理,还保留着年轻时的做事风格和生活习惯。他生活特别乐观,只是性格较急,喜欢有事就做,立竿见影。在家里,他经常手中拿着一把小笤帚,把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被褥叠得整整齐齐,柜子中的衣服也非常整齐,鞋子都是放进鞋盒中收好。一年四季,他一直坚持锻炼,早上起床,从头到脚都要拍打、按摩一番。无论严寒酷暑,他在早饭、晚饭后都要出去走一圈。他还特别爱干净,每天坚持洗澡,哪怕是三九寒冬。前几天,他由女儿陪伴到沈阳检查身体,还特意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故地重游,忆起革命往事仍心潮澎湃,豪情依旧。如今,梁振声心中一直念念不忘帮助过他的人,对党的深情也一如年轻时的执着、热烈。“特别感谢共产党,我们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离退休人员年年涨工资。现在赶上了好时代,与过去的旧社会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梁振声虽然离休后搬到本溪居住,但心中一直最恋锦州这块乡土,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回来看一看,亲身感谢那些曾帮助过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