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在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里有宣传疗效的,都是虚假宣传。
因为国家的保健食品法规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
2.无中生有的虚假广告。
国家规定保健食品已被批准的保健功能目前只有27项(1.增强免疫力,2.辅助降血脂,3.辅助降血糖,4.抗氧化,5.辅助改善记忆,6.缓解视疲劳,7.促进排铅,8.清咽,9.辅助降血压,10.改善睡眠,11.促进泌乳,12.缓解体力疲劳,13.提高缺氧耐受力,14.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15.减肥,16.改善生长发育,17.增加骨密度,18.改善营养性贫血,19.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20.祛痤疮,21.祛黄褐斑,22.改善皮肤水分,23.改善皮肤油分,24.调节肠道菌群,25.促进消化,26.通便,27.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3.擅自增加产品功能。
国家规定保健食品只可宣传产品已被批准的保健功能。
4.“营养素补充剂”不得宣传保健功能。
国家规定如果只是营养素补充剂产品,只能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注明“补充xx营养素”,除此之外“不得声称其他特定保健功能”。
5.假借“专家”和“权威机构”进行宣传。
一般的消费者没有办法判别所谓的专家、机构是否权威。
6.假借患者现身说法。
比如某患者说自己吃了这个保健食品,什么症状就消失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