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听闻过很多“空腹不能吃”的食物,那么,到底什么是“空腹”?又有哪些食物不能吃呢?
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讨论最多的空腹,指的是餐后4~6小时。
在医学上,空腹一般是指胃部基本排空的情况。从医学角度讲,空腹指8~14小时不吃东西。
实际上,我们日常所说的空腹,时间比医学定义宽松。
由于个体差异,成年人的胃容量大约在1000~2000毫升,而所谓的空腹,指的是胃容量处于较高的排空状态。
而胃排空速度则跟食物的性质有关,如液体食物和小体积食物排空较快;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
在正常饮食,摄入混合型食物的情况下,胃排空大约需4~6小时。
我们说空腹不能吃某种东西,往往是说在饥饿的时候不适合吃这种食物。
在胃里的食物被排空后,没有了食糜的保护,还有饥饿收缩反应,本来就不太舒服。
这时候进食一些刺激性的食物或者难消化的食物,当然更容易带来更多的不适感。
尤其是对于本身肠胃比较弱的人,空腹时对某些食物带来的刺激可能会更加敏感。
相比而言,进食后再吃这些食物,其中的刺激性食物被食糜所稀释,对胃的直接刺激就会减小一些。
所以,体弱者、消化不良者、胃肠疾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最好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酌情安排食物的摄入顺序。
健康人群可以空腹食用红薯,但对于有胃酸过多、胃溃疡,或者经常腹胀、腹泻等问题的人,不建议空腹吃红薯,以免引起反酸、烧心的现象。
醋本身就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空腹食用会导致胃病加重。
茶叶中,尤其是绿茶,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很高,空腹饮用容易伤胃,也更容易出现心慌、头晕等“醉茶”现象。
空腹喝咖啡时,由于胃排空速度比较快,容易加快咖啡因吸收速度,对咖啡因比较敏感的人,可能会出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