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寒露,除了天气转凉,阴阳之气也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此时适当地“秋冻”,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增强对低温的适应力,冬天就不容易生杂病,但是“秋冻”也要有个度,并非人人可冻,一不小心冻出一身病,留下老病根。
这5个部位千万不能冻
头部
诸阳之会
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会丧失。秋季尤其不宜晨起洗头,否则易受风寒。
老年人、心脑血管病患者、偏头痛人群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享受秋高气爽的同时,最好戴个帽子。
脖子
血管颇多
颈部有很多血管,颈部血管受冷,不利于脑部供血,还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感觉肩颈凉的人可以出门给自己围个围脖。
腹部
脏器众多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如脾胃经、肝肾经穿过,任冲督三脉起于腹腔内。此处受凉将引起腹部经脉气血瘀滞不通,对脏器功能都会有影响。
而肚脐眼部分又称神阙穴,是人体的长寿大穴,需要保护好。
关节
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应格外注意,若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裙装,腿部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若是膝关节觉得冷,可以给自己加一个护膝,或者将双手搓热覆在关节上。
双脚
离心脏最远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经脉都起源于脚,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如果脚部受寒,则血液流动瘀滞,全身血液供应将出现不足,脏器功能继而受损。
一盆泡脚水:温经活血
寒气一般都是从脚底侵入。热水泡脚可以起到舒筋活血、缓解疲劳的作用。一般40摄氏度左右的水温即可(不烫手)。也可加入一些中草药:
✿具有温经作用的有:透骨草、川椒、干姜、桂枝;
✿有活血通脉功效的有:红花、当归、鸡血藤、艾叶。
使用时不同功效的中草药可搭配使用,一般来说,每种选用10克即可。有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患者使用前询问医生。
会挨冻的人不生病
秋冻要小心,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养生才不会留下老病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