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到了,末伏在民间也被称为“秋老虎”,作为由夏入秋,由热渐冷,阴阳变化的交替点。虽然三伏到了末伏这最后10天,但目前全国普遍高温,像一只秋老虎一样燥热不堪,此时中老年朋友一着不慎,就会引发疾病,而且是容易危及生命的疾病。
末伏也是冬病夏治的末班车,一定要注意身体养护,为三伏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1、忌大补
秋天流行贴秋膘。
以大量肉食补充整个夏天人身体的损耗。
但是,末伏天气依然很热,切忌大补。
过量进补,会导致脾胃失衡,为秋冬身体埋下隐患。
此时进补,以温补为主,切忌大鱼大肉。
多吃优质蛋白,少吃油脂。适量进补,可以喝点牛肉汤、老鸭汤。
主要是因为西瓜性凉,末伏早晚天气转凉,所以要少吃或者不吃瓜。
空调温度不要低于26度,少吃冷饮,不洗冷水澡,不吹穿堂风。
一方面,是夏天植物呼吸作用强烈,早上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晨练有害无益。另一方面,是夏天天气炎热,老人血压升高,在早上五点到十点,是一天之中血压最高的时刻。此时锻炼身体,很容易发生危险。对中老年人而言,傍晚时分,找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比如散步,锻炼到微微出汗即可。经历了一个夏天的炎热,人的身体处在一个被掏空的状态。睡前不要喝茶,不要生气,不要进食,以保证睡眠质量。
最好的喝水方式是:少量多次,一次100—200ml。水快速进入人体,会导致血压升高,对心脏不好的人其实很危险。冰水看似降温,其实是让人体的热量郁结,无法散发出来。洗脸的时候,尽量用流水洗脸,避免揉搓,可以减少细菌繁殖。
可以通过早起、沉思、打坐,调摄精神,有意识地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心神沉静,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失控、烦躁,心灵经常与清静为伴,这样健康就能获得保证,生活才会变得轻松。
气温高带来不少问题,一方面是人体能量消耗大,免疫力下降,老年人容易中暑;另一方面,心血管负担增加,本身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中老年朋友就要特别留意小心诱发心梗、脑血栓等疾病。 而且末伏时,白天温度高,早晚凉飕飕,中老年人要及时添加衣服,过好温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