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一瓶冷饮下肚,可能是很多人眼里痛快的消暑方式。
有人喜欢冷饮带来的冰爽,有人觉得吃冷饮会刺激胃肠道。夏天想吃冷饮,如何才能解暑又不伤身?
夏天吃“凉”要看体质
吃冷饮之所以会让人凉爽,那是因为冷饮会刺激口腔黏膜和舌头上的冷觉感受器,并向大脑传输一种快乐的感觉。
同时,大脑也会在温度变化的刺激下,调节渴觉中枢,相较于常温水,更能产生清凉解渴的感觉。
夏天吃点“凉”的,到底会不会影响身体呢?从中医角度看,寒凉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因个人体质而有不同。
其一,体质较热的人,适量吃点寒凉食物可缓解体内的热,让身体阴阳得以平衡;阴虚有火或阳气旺盛的人群,适当食用寒凉食物也没有太大问题。
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尤其是阳虚、痰湿体质的人,过度食用寒凉食物,会耗损和遏制人体阳气,加重体内寒湿病邪,损伤脾胃运化功能。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身体有一套稳定而精确的体温调节机制,正常状态下能让体温维持在36℃~37℃。摄入适量的冷饮,不会对体温造成太大影响。
不过,雪糕、冰淇淋等“冷饮”含糖量较高,吃多了可能会导致摄入热量超标。如果短时间内吃大量过凉的食物,也可能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5个建议健康吃“凉”
夏季喝冷饮有时让人难以抗拒。中医给了5个建议,帮助您满足对冷饮的渴望,也可以降低对健康的影响。
01
速度慢一点
吃冷饮时不可一次性摄入过多,放慢速度,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例如瓶装饮料一次不要超过半瓶,一次连续吃冰棍不要超过两根。
喝液体冷饮最好使用小口慢饮的方式,可以先含在嘴巴前端,等接近体温后再慢慢吞下,可以减少对咽喉、呼吸道以及大脑血管的刺激。
02
适当吃点温性食物
吃完凉性食物后,可在饮食中适当搭配点温性食物。例如食用点陈皮、生姜、砂仁等,利于健脾化湿、暖胃祛邪。
03
选择合适时间
不管是冰镇食物还是冷饮,在剧烈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一小时内都不要食用。
此时,人体血管处于快速扩张状态,若大量食用,会导致血管快速收缩痉挛,可出现剧烈头痛、腹痛、咽喉疼痛等现象,严重时会引发心脑血管事件。
此外,饭前空腹、刚吃完饭后都避免喝冷饮。
04
避免冷热交替
夏天避免冷热交替饮用,一冷一热对胃肠道和牙齿的刺激较大,冷饮与热饮至少间隔半小时。
05
不吃不卫生的冷饮
长时间冰镇的食物、无品牌标志的汽水及冰淇淋不要食用。
饮料或食物一旦放在冰箱中过长,很多细菌在低温下仍会长时间生存,便会滋生细菌,食用后严重者还会出现肝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