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疫情突然"消失”?背后真实原因,值得警惕

来源:老年日报
日期:2023-03-08
作者/编辑:老年日报
特别提醒有老人、基础病患者的家庭,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血氧仪等医疗器械和抗原检测盒,发现疑似症状及时就医。


经过一个春节大家发现,身边感染阳性的人大大减少了。


大部分人已经阳康,之前不少人担心的第二波感染高峰并没有出现。


有人发问:


新冠病毒是不是像“非典”那样,就此“消失”了?疫情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病毒并没有消失



其实病毒并没有消失,只是传播能力变弱了。


2月1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通报了多项最新数据——


阳性人数:2022年12月22日达到高峰(694万)后逐步下降,1月30日为2.4万。


检测阳性率:2022年12月25日(29.2%)达高峰后波动下降,1月30日降至2.5%。 


发热门诊(诊室)就诊人数:2022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286.7万人次,随后连续下降,1月30日为16.4万人次。


在院新冠病毒感染者数:2023年1月5日达到峰值162.5万人,随后持续下降,1月30日下降至14.4万人。


重症患者数:1月5日达到峰值12.8万,1月30日下降至1.4万。


从数据可以看出,疫情的传播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幅度的下降。


而传播能力的减弱并不是病毒本身有重要变化,主要是因为我国疫苗接种覆盖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主动免疫),加上春节之前已经有大量人群感染,各省平稳度过了感染高峰(自然免疫),快速建立了人群的混合免疫屏障。



对于感染过奥密克戎的人来说,体内已经形成了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以保护我们3~6个月,这意味着感染过后,大多数人在未来3个月到6个月之内,都不会二次感染,这也是春节期间,很多地方没有出现大面积感染的原因。


疫情从高峰到低谷,再从低谷到高峰,呈周期性发展。


未来3到6个月,感染后获得的免疫保护水平会下降,感染风险会增加。


如果病毒继续变异出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变异株,大家再感染风险会增加,出现新的高峰的概率也会增加。


但专家表示,不会像第一次那么严重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后会获得免疫力,即使再次感染,重症风险也会更低,症状会有所减轻。





阳康后更要防血栓



据相关报道,新冠感染会导致全身的炎症活动,容易让动脉斑块趋于不稳定,会导致斑块破裂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增加心梗、脑梗的发生可能性。


此外,新冠感染也会显著增加动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感染者在确诊新冠30天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5倍!肺栓塞风险增加33倍!


与未感染新冠的人相比,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升高持续3个月,肺栓塞风险升高持续半年。


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蒋劲松表示,春节前后一个月来,已接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病人近30例。具体分析,感染者在家活动较少,没补足水分,导致的血流滞缓;体内炎症因子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可能就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基础疾病,血液本身就是高凝状态。


蒋劲松医生提醒:


第一,阳康者(包括未阳者)多喝水,尤其在空调制造的温暖干燥环境中,保持每天1.5升以上的饮水;


第二,适当活动,避开清晨晚上低温可进行散步等,特别要多活动脚踝,若打牌搓麻将2小时左右,就应该站起来走动走动;


最后,一旦出现了胸痛、咯血、呼吸困难、脚肿等一系列症状,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救治。




“阳康”后多吃这8种食物,

可以养肺



当下有一个强健的肺部真的很重要,肺作为最最重要的呼吸器官,负责人体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维持人体新陈代谢。我们要学会保护我们的肺,养肺这几种食物可以多吃。


食物虽然不能治愈疾病,有些却可以帮助我们润肺止咳,对缓解哮喘也有很多好处。


2023-03-08_154546.jp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