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把养老院“搬”进家 江苏已建成1.4万张家庭养老床位

来源:荔枝新闻
日期:2021-07-19
作者/编辑:荔枝新闻
“在家也能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7月14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江苏已建成1.4万余张家庭养老床位。此外南京市起草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规范》有望成为全国行业标准,将进一步促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运营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在家也能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7月14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江苏已建成1.4万余张家庭养老床位。此外南京市起草的《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规范》有望成为全国行业标准,将进一步促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运营朝着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我国约90%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把养老床位搬回家成江苏探索优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路径。


“真是解决大难题了,不离开我熟悉的环境,在家也能享受到养老机构的专业服务。”提起家庭养老床位,家住南京玄武区大石桥社区的独居老人郇玉兰老人赞不绝口。


专业的养老服务和居家环境,二者也可以兼得。


今天上午11点,养老机构的护理员准时来到郇玉兰家,为老人量血压、做复健。几年前郇玉兰因为脑梗导致偏瘫,处于半失能状态。去年,郇玉兰申请了家庭养老床位,通过适老化智能改造、定制上门服务,老人在家中不仅能得到专业的医疗照护,洗衣、打扫等生活难题也迎刃而解。


多方出力,让老人花最少的钱,享受专业的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床位的收费,政府补贴一点,机构让利一点,老人少出一点。”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悦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高庆玲介绍,像这样的家庭养老服务,每天平均一小时的话,老人一个月只需要支出1000多元就能享受到。


在南京市鼓楼区瀚瑞老年人服务中心,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包括全天24小时动态掌握老人生理指标及活动情况、异常情况及时报警等。同时,为设立家庭养老床位老年人提供助餐、保洁、代购、健康档案定期巡诊、医疗康复等“机构式”服务套餐,让老年人在家中就能享受到安全、便捷的专业服务。


 南京于2016年在全国最早试点家庭养老床位,截至目前已设置了5701张家庭养老床位,相当于50家中等规模养老院。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陈芳告诉记者,从实践来看,家庭养老床位能够实现多方共赢:老年人实现了养老不离家,并能较好满足个性化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机构,硬件等重资本投入大大减少,一张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投入是机构养老床位的1/5;政府方面,有效缓解老城区养老床位供应相对不足的难题。


除了南京“嵌入式”家庭养老床位的运作模式,让老人在不脱离家庭生活环境的前提下享受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江苏各地还在探索家庭养老床位发展实践中,结合当地养老服务发展特点以及老年人个性化需求,创新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服务模式。


无锡市新吴区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全区家庭病床统一管理,为老年人提供包括上门巡诊、康复治疗、卧床护理等医护服务,并衔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苏州聚焦老年人极易发生疾病和意外的夜晚时段,为有需求的老年人安排专业照护人员上门提供起居照料、饮食照料、个人卫生、临床护理、应急处置等服务,有效弥补了高龄、独居老人夜间照护领域的服务空白。


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介绍:“江苏已经在南京、无锡、徐州、苏州、南通、淮安、镇江、泰州8个市开展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共建成并运营床位1.4万余张。通过充分发挥养老机构在人才、设备、技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有效满足了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老年人在家接受照料、护理、康复服务等需求。”


"十四五"期间,民政部将大力发展家庭养老床位,将其作为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的重点支持领域,扩大试点范围和覆盖面,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政策措施,让家庭养老床位成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同时加强家庭养老床位的监管,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出台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家庭养老床位。


为了更好地支持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发挥标准化示范引领作用,南京市民政局受民政部委托,正在草拟制订《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规范》全国行业标准。


江苏省民政厅也正在研制《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设置与服务规范》,通过标准化的方式明确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标准、硬件配置、服务机构资质、人员配备、服务内容等。


江苏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负责人表示:“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制定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服务的规范标准,将有利地促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的普及推广和质量管理,更有效地满足有照护需求的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推动家庭养老床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