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糖尿病患者降糖不能太快

来源:锦州新闻网
日期:2021-06-18
作者/编辑:锦州新闻网
确诊糖尿病后,患者需要降糖。有些患者想让血糖水平快点降下来,但专家表示,临床上降糖要求稳,循序渐进,如果太快,反而可能出现问题。

确诊糖尿病后,患者需要降糖。有些患者想让血糖水平快点降下来,但专家表示,临床上降糖要求稳,循序渐进,如果太快,反而可能出现问题。


  降糖过快对机体的影响


  如果降糖过快,即使血糖值正常,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反应性低血糖。此时交感神经兴奋,患者出现心慌乏力、头晕、手抖等症状,甚至可能由于过度兴奋,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梗等不良事件。一旦血糖水平继续下降,低于3.9毫摩尔/升,便可引发真正的低血糖反应,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昏迷、休克,甚至有死亡的风险。


  在相对低血糖时期,如果降糖过快,机体会增加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分泌。在多种激素作用下,血糖可能会忽高忽低,造成波动,甚至出现反跳性高血糖,这比持续高血糖带来的危害更大。此外,肾上腺素还会导致心律失常。


  大脑运作需要养分,如葡萄糖、氧气等,如果降糖过快,大脑无法得到充足的能量供应,便可能导致脑细胞损伤,伤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严重后果,比如加速老年人的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严重低血糖有可能直接诱发脑梗,导致不良结局。


  血糖水平迅速下降,会导致眼球组织中的水分增多,进而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度,患者会出现短期的视物模糊。这种情况一般可在1到2个月内缓解,不需药物治疗。


  降糖原则


  专家指出,对患者来说,降糖欲速则不达,不能一味图快,应遵循相关原则。


  正常情况下,降糖速度应保证在每小时不超过5.6毫摩尔/升。如果患者通过胰岛素或口服药物降血糖,最好每小时检测一次血糖,以便了解降糖速度。刚确诊糖尿病的患者,首先考虑降餐前血糖,可暂时不监测餐后血糖。降糖不求一步到位,可以设立阶段性目标。


  了解药物副作用


  胰岛素、DPP-4抑制剂或二甲双胍类药物可能会导致低血糖,要注意防范。每位患者对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开始服用这类药物时,最好从最小剂量开始使用,缓慢加量。


  除配合医生的治疗策略外,日常血糖监测也很有必要。一旦怀疑自己出现类似低血糖的反应,首先要及时检测血糖。患者身边最好常备帮助纠正低血糖的必要物品,比如糖果、甜饮料等。老年人感觉器官衰退,脏器调节功能下降,比年轻人更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为了避免出现低血糖,老年人的降糖目标可适当放宽,空腹血糖小于8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10毫摩尔/升即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