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苏州推进整体适老化:“从家里到家外”打造养老新样板

来源:九派新闻
日期:2021-06-11
作者/编辑:九派新闻
今年3月,72岁的摄影爱好者顾雪根在参加中国银行常熟花园浜支行摄影展览时,意外发现该网点二楼改成了“长者服务专区”,里面不仅设有阅读、绘画区,更提供了类似小型会议室的场景。顾雪根考察之后便下定决心,他寻找了许久的圈内爱好者聚集地总算找到了。

今年3月,72岁的摄影爱好者顾雪根在参加中国银行常熟花园浜支行摄影展览时,意外发现该网点二楼改成了“长者服务专区”,里面不仅设有阅读、绘画区,更提供了类似小型会议室的场景。顾雪根考察之后便下定决心,他寻找了许久的圈内爱好者聚集地总算找到了。


逐步打造“从家里到家外”的整体适老化,是苏州市就应对老龄化的一项举措。据最新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截至2020年底,苏州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188.5万,占户籍人口的25.33%。常熟市、姑苏区、太仓市的老龄化程度均已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除工业园区、高新区、昆山市以外,其他市、区的老龄化程度均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如何应对加速的老龄化?提升老年人群体幸福感?苏州正在探索。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苏州重点打造“1+2+N”的政策体系。即一个条例:《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二项规划:《苏州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苏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N个意见和办法:《关于苏州市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苏州市养老从业队伍培训和入职奖励管理办法》《苏州市家庭夜间照护床位运营管理办法》等。从加强组织领导、做强机构养老、做实居家养老、做优社区养老、强化规范管理、扩大普惠群体等方面多措并举,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支持体系,从而有力推动了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表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大力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对每一位老人都要负起责、服务好。


 “几年前腿脚灵便没感觉,现在洗澡必须坐凳上,但塑料凳子使用时有滑倒风险,来回搬木椅子又太费劲。”最近,家住姑苏区沧浪街道潼泾一社区万盛花园的85岁居民傅文士请来物业公司,对卫生间进行加装沐浴凳、马桶扶手等适老化改造,解决了困扰他和老伴的洗澡、如厕难题。


“根据数据统计,苏州每百位老人中只有四名老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大多数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但不论是卫生间湿滑、家具边角太锐利,还是起身无扶手等问题,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安全隐患。”苏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苏州市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户籍人口的25.33%,其中80周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达29.87万,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5.86%。


 人民网了解到,从2020年起,苏州正式启动新三年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惠民项目,截至去年底,“家庭适老化改造”项目共计投入改造金额866万余元,其中市、县(市、区)、街道(镇)共计补贴达863万余元,完成了对3067户家庭的改造计划,超额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十四五”期间,苏州将通过“政府补一点、家庭付一点、企业让一点”的模式对12000户老年人家庭开展适老化改造。其中,2021至2022年,每年改造户数不少于3500户。


苏州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罗林介绍,“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是今年苏州市级“我为群众办实事”20个重点项目之一,将聚焦老年人安全、健康等功能性需求,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具配备到位”等5个方面,开展包括地面、墙体、卧室、客厅、厨房间、卫生间等施工改造服务,为老年人改善居家养老环境。下一步,苏州的家庭适老化改造还将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新基建等工作计划相结合,逐步打造“从家里到家外”的整体适老化。


顾雪根的新“活动基地”,便是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在当地打造“从家里到家外”整体适老化的新探索。常熟花园浜支行行长谭剑说,去年11月,针对苏州老龄化现状,在总行的支持下,该网点对二楼大厅进行了整体改造,设置了“长者服务专区”,新添了阅读区、书画区、医疗健康咨询区、棋艺区、按摩区等,按摩椅、象棋、图书、笔墨纸砚等设施装备。随后银行与老年大学对接,让“长者服务专区”成为部分课程的第二课堂。


“我所居住的颜港新村7区是个老小区,没有合适的聚会场地。之前大家聚的最多的地方是当地的老年大学,但这两年学员爆满,一周中,我们只有半天时间跟着老师学知识,学员们想相互‘秀一秀’都没得机会。”顾雪根笑着说,这下他总算找到了属于他们这个年龄段交友、议事的好地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