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90后逐步步入而立之年,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筹备养老。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年轻人养老意识逐步增强,再加上国家的政策鼓励,市场对养老型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公募基金、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入驻养老市场,且产品各有特色。
目前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依靠政府财政的养老产业第一支柱逐渐力不从心,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力量的亟待发挥。未来,对养老产品的需求会日益增强,各方机构也会加紧布局,而有着一站式养老特征的目标日期型策略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当前我国的养老体系包括三大支柱,长期以来由政府主导的第一支柱一直占据着我国养老产业的主导地位,而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则发展滞后,即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财政负担较为沉重,而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则规模较小,覆盖面狭窄,职业年金也才刚刚起步,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市场则基本处于空白,仍在探索,而海外发达市场中,养老体系中的第二和第三支柱占比则非常高。
为解决养老结构的不合理问题,近年来国家政策层面开始频频发力,银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在2018年都发布了相关政策,如针对商业保险的《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对养老保险产品的各个层面约束都做了规范化说明;针对公募基金层面的《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则开启了对养老产业第三支柱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