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久病床前有孝子 百岁老人享晚年

来源:锦州新闻网
日期:2020-04-22
作者/编辑:刘琪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年过六旬的王仕杰却用行动打破了这一说法。他七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老父母,如今,99岁的老父亲王一明和97岁的老母亲李玉兰幸福地安度着晚年。他以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其孝行被邻里传为佳话。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年过六旬的王仕杰却用行动打破了这一说法。他七年如一日精心照料老父母,如今,99岁的老父亲王一明和97岁的老母亲李玉兰幸福地安度着晚年。他以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出了最好的诠释,其孝行被邻里传为佳话。


■ 从外地退休回锦专门照料二老


  王仕杰今年66岁,原在市公安局刑警队工作,后来调到了大连市公安局。退休后,他毅然选择回到锦州专门照料父母。就在他退休前一个月,老母亲出现半昏迷,被送到医院已经休克,一周后开始便血,经诊断是胃出血,又是高龄患者,医生已告诉家人准备后事,他仍抱着一线希望到处寻医问药,最后老母亲插着尿管回到了家。王仕杰每天守护在老母亲身边,并雇了一个护工帮忙。在王仕杰的精心照顾下,老母亲的病竟然慢慢好了。2016年,老母亲又因胃出血再次入院抢救,住院3个月,喂水喂药、端屎端尿,他一直悉心照料,春节也在医院陪老母亲度过。祸不单行,老母亲出院没多久,老父亲患上了前列腺癌,做手术住院两个月。每天王仕杰衣不解带地服侍,最终老人转危为安。王仕杰说:“老父亲患前列腺癌已4年,没想到手术后能活到今天,这是我们儿孙的福分!”


■ 七年如一日诠释“久病床前有孝子”


  王仕杰看上去有些黑瘦,黑眼圈很明显。“为了照顾好我老父母,我睡觉从来不脱外衣。”王仕杰笑着说。


  常年照顾老人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而王仕杰已坚持了7年。每天,他对二老都是无微不至地照料,一日三餐,他一口一口地为老父亲喂饭;二老不能自理,他给擦脸洗脚;老人常便秘,大小便都要服侍,他从不嫌弃……他无数次重复着这些琐碎的事儿,没有半点怨言,日复一日地用真情与行动践行着孝道。


  王仕杰的老父母均年近百岁,一年常有发病的时候。他不仅对二老的饮食起居了如指掌,而且每天随时观察二老的精神状态和身体情况,一旦发现有不适的地方就会细心照料,及时用药或就医。一次,父亲牙龈炎犯了,虽然听医生说这种病岁数大治不好了,但是王仕杰却没有就此放弃。每天,老父亲吃过饭,他给其端来水漱口,再用棉签蘸着药细心地给老父亲一点点擦拭牙龈患处。经过他日复一日的照料,老父亲的牙不再出血了。


  2015年,二老先后患上了脚气,严重时老人的脚起泡流水,疼痛难忍。他到处打听治疗方法,每天细心为二老洗脚、上药,终于治好了病。王仕杰欣慰地说,老母亲原来犯病时,每天无精打采,现在精气神儿可好了,坐一天都不觉得累。


■ 传承医者仁心对父母不忘初心


  为了让老父母心情好,王仕杰经常带着他们唱歌,还创作《行孝》等歌曲献给父母。家中经常响起《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二老唱起来不仅声音洪亮,还能清晰地唱出歌词。


  寒来暑往,两位老人将迎期颐之年,却仍然精神矍铄,说起儿子直竖大拇指。王仕杰说,照料老人必须要有爱心、细心和耐心,老人才能长寿。自己首先要摆正心态,才能有爱心。另外就是要照顾好老人的吃喝拉撒睡,更要照顾好老人的精神生活,才能让老人真正安度晚年。


  王仕杰的父母都是离休医务工作者,1948年锦州解放后,他父母就开始了从医生涯。王仕杰说:“父母和我们夫妻俩都是党员,父母始终坚守医者仁心,我从小受父母的教育要多帮助别人,对待自己的父母更不能忘记初心,要懂得感恩,必须要有孝心。”


  “他是出了名的孝子!”家中的保姆和邻居啧啧夸赞。平日里,王仕杰常为楼上楼下居民理发、帮助维修下水等,主动承包了楼下扫雪的活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母亲的单位组织捐款,他代老人为武汉疫区捐献了500元。王仕杰说:“有国才有家,现在的幸福生活还得感谢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