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卫健委、民政厅、发改委等11部门日前联合发布了《促进医养结合事业快速发展转向行动计划(2020-2022)》(以下简称:《计划》)。记者4月1日从甘肃省卫健委了解到,《计划》中相应的规定及部署是为解决老年人医疗保障问题,促使养老机构引进医养结合模式,为居家老人提供专业医疗服务。
据甘肃省卫健委工作人员介绍,由于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如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医养需求问题已迫在眉睫。为此,《计划》要求,甘肃省每个市、州至少建成1所医养康护一体化的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示范机构,每个县至少有1家基层医疗机构试点设置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和托老照护床位。通过整合现有的城乡医疗和养老资源,多举措改拓建医养结合机构。力争到2022年,全省将新增医养结合机构(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或养老机构)200家,占全国总体规模的5%以上;建立失能失智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8所。
此外《计划》还要求,甘肃省将夯实居家养老服务作为医养结合的基础工程,为65岁及以上居家老年人每年提供“2111”式健康管理服务。即:开展两次医养结合服务,一次免费体检、一次中医药体质辨识服务、至少一次失能评估与健康指导。要以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为重点,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提供针对性服务,确保90%以上的居家老年人能够享受连续、稳定、专业的健康管理、医疗卫生和照护服务。
根据老年人健康所处的不同时期(健康期、患病期、康复期、稳定期、临终期),提供精准化医养结合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