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河北探索农村养老互助模式:老帮老生活上便有了依靠

来源:人民日报
日期:2019-12-11
作者/编辑:刘琪
农村养老问题怎么解?河北探索出一些好办法:开设互助幸福院,入住的老人互相扶助、彼此照应,生活上更有依靠了;医疗和养老机构联起手,让难以自理、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享受方便的服务,健康上更有保障;重视老人精神养老需求,丰富文化供给、开展多元活动、呼唤亲情回归,老人们的笑容更多了。

农村养老问题怎么解?河北探索出一些好办法:开设互助幸福院,入住的老人互相扶助、彼此照应,生活上更有依靠了;医疗和养老机构联起手,让难以自理、患有慢性病的老人享受方便的服务,健康上更有保障;重视老人精神养老需求,丰富文化供给、开展多元活动、呼唤亲情回归,老人们的笑容更多了。

年轻时“面朝黄土背朝天”,养儿育女;年老时住在农村,形单影只。这是部分农村老人的生活写照。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养老问题应该如何解?

记者近日在河北各地调研时发现,不少地方探索出了农村养老的好做法。通过政府支持、群众自助,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引入乡土办法,农村老人的养老状况正在得到改善。

住进幸福院

促成彼此照料

10多年前,年近六旬的前屯村村民柳秀云,已经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勾勒出了这样一番图景: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干活,累了就炕上躺着,病了就跟孩子联系着,让他们请假来照顾。“别人不都是这样的吗?”柳秀云说。

然而,计划没有变化快。2008年的一天,柳秀云住进了村里新办的互助幸福院,“意外”地过上集体生活。前屯村位于河北邯郸市肥乡区,这里较早开始探索互助式养老模式,诞生了互助养老的“肥乡经验”。

所谓互助养老,即强调老人之间互相帮助。与传统养老院相比,少了专门的护理人员。老人们“你帮助我,我照顾你”,各自发挥所长,实现“抱团取暖”。

在前屯村互助幸福院,74岁的柳秀云和80岁的王云的是同屋室友。王云的年纪大,腿脚不是很利索,柳秀云就主动承担起了做饭、打水、洗衣服这些活。而王云的手工活做得细致,她就帮助柳秀云缝补衣物和被面等。两人互相帮助,愉快生活,多年下来,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据肥乡区民政局副主任科员杨振红介绍,近些年农村外出打工潮加剧,空巢老人增多。农村基层开始探索让老人们在生活上互相扶助,彼此照应,以应对“空心村”的养老难题。

在邯郸市各地的互助幸福院中,场地建设和设施配备供给,以及用水、用电、取暖等日常开支,均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老人们吃的菜,基本来自幸福院的自种菜地,只需承担米面油等少量用度。“每月的开销也就二三十块,比自己在家过还要省。”柳秀云说。

邯郸市民政局养老事业发展处处长刘庆林表示,2016年以来,在保证幸福院总体数量只增不减的情况下,提质增效,创造精品。目前全市累计建成互助幸福院4123家,其中143家已成为高标准精品互助幸福院。

刘庆林表示,对于互助幸福院的发展探索并未止步。“比如会尝试在每家幸福院引入一至两名专门的管理运营人员。老人们生活上仍以互助式为主,运营人员则让总体运行更加科学合理,同时积极吸纳公益资金,便于互助幸福院的长久维护和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3.1万家,覆盖70%以上的行政村。

医养结成对

服务联结成网

互助养老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问题,而那些半自理或是失能老人,以及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和护理的农村老人,又该怎么办呢?

在河北巨鹿县小吕寨养护中心,81岁的村民解爱芹,在午后的阳光下,依托简易的助行器,缓缓向前行进。“感觉腿上有劲儿多了”,解爱芹说。

“她刚来的时候,接近于中度失能,只能坐轮椅,生活上不能自理。经过半年多的饮食调理和康复训练,现在基本能自理了。”养护中心主任冯洪祺说。

小吕寨养护中心是一家乡镇级的医养结合机构,除了提供吃住等普通养老服务外,患病老人只需一个电话,紧邻的乡镇卫生院就可随时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巨鹿县是河北最早一批启动医养结合的县区。在位于三县交界处的健民医院,院长李世超说:“常有各地的农村老人来这看病。一些老人患有较严重的慢性病,病发经治疗后不愿离开医院,渴望获得长期便捷护理。这些情况让我们萌生了在医院旁加盖养老公寓,探索医养结合的想法。”

巨鹿县委书记孙保祥介绍,目前全县已经形成了4种较为成熟的医养结合建设模式。一是“医中有养”,引导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二是“养中有医”,支持养老机构引入医疗服务;三是“机构协作”,对不具备条件的养老和医疗机构,促进双方建立协作机制,为入住老人开辟定期巡诊、预约就诊和急救绿色通道;四是“居家医养、医护巡诊”,推动签约医生定期开展送医送药、家庭护理、心理慰藉等服务。

“目前全县医养结合机构达108家,服务床位3506张。实现了县级医养走高端,乡级医养抓全面,村级医养兜网底,社会服务做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医养结合服务保障网。”孙保祥说。

据介绍,截至2018年底,全省90%以上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679家养老机构有内设医疗机构,399家内设医疗结构已具备医保定点资质,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58%。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