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奔走在公益路上的快乐老人——杜志龙 半月内两次到福利院捐衣赠书

来源:锦州新闻网
日期:2019-10-18
作者/编辑:刘琪
杜志龙,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名字,而认识和了解他的人却都叫他“当代的活雷锋”。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行走在公益路上,无私奉献着自己。这次,他的脚步走进了我市社会儿童福利院。

杜志龙,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名字,而认识和了解他的人却都叫他“当代的活雷锋”。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都行走在公益路上,无私奉献着自己。这次,他的脚步走进了我市社会儿童福利院。

  11日,杜志龙与爱心人士一同来到我市社会儿童福利院,为孩子们带来了衣物和崭新的图书。这已是他半月内第二次到来,孩子们看到他倍感亲切。

  当天早上5点半,杜志龙拉上20袋衣物、200余册图书和笔记本踏出家门。路上又买了不少水果和零食,与同行的两名志愿者会合后,一行三人6点左右便从黑山出发。“‘十一’前一天,我和我们县里的一些爱心志愿者来过一次了,当天给孩子们送了一车衣服。眼下天气越来越冷了,怕孩子们的衣服不够穿,便又和几名爱心人士募集了些衣物和图书准备再去一趟。”

  当天上午10点左右,记者在福利院看到了杜志龙,他正在和大家一起从车上抬东西。把所有爱心物资交给福利院的工作人员后,又询问了孩子们目前还缺什么,自己再回去筹备。临行前,孩子们围在老人身边,舍不得他走。老人摸着孩子们的头亲切地说自己还会再来的,方才与孩子们依依不舍道别。图中右一为杜志龙。

  福利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这已经是杜大爷第七次来我们这儿了,每回带来的都是孩子们亟需的东西,孩子们见到他特别开心,跟他已经很熟悉了,我们十分感谢他的善举。”“杜叔是个好人,我们都很佩服他,他的行为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是我们黑山志愿者团队的榜样。他是黑山最早的一批‘万元户’,但在富裕起来后,却仍然省吃俭用,将家中多半积蓄用于公益事业,捐赠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资助上不起学的贫困学生。二十几年前,村里修路,他一次性捐了7万元。他的这些善举,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刚刚踏入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们学习。”与杜志龙一起来到福利院的郭先生说。

  据了解,杜志龙今年67岁,是黑山县李家村人,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他坚信人要存好心、做好事。多年来,他没给儿女攒下多少钱财,一半的财产都捐出去了。全村人都认识他,有感谢他的,有佩服他的,也有骂他傻的。但一提起他做过的事,大家都会赞不绝口。

  杜志龙9岁时的一次经历影响了他一生。小学四年级时,他为了得到老师表扬,把同学们捡回来的废品偷偷卖了,换了本大挂历挂在班级里。后来老师发现了这件事,为了保护杜志龙的自尊心,老师没有当众揭穿他,而是单独找到杜志龙,跟他讲了不可以拿公家的东西偷偷去卖来寻求表扬。“这件事对我影响太大了,非常感谢老师没有当众揭穿我,那时候我就懂得了,做好事不能图回报。”杜志龙说。

  “越是默默地做,心里越好受。”杜志龙对记者说。他做过的好事自己早已记不清楚,但被他帮助过的人们,都从内心感谢这位低调的老人。

  黑山县高中是杜志龙常去的地方,他常去那里找些家庭困难、面临退学的孩子,每次都给老师留下几百元钱,让老师给孩子不时发些零用钱。接受他资助的孩子已数不清了。

  邻村的元东影有两个女儿,由于家里困难试图让孩子们退学,杜志龙得知此事后,经常到学校去送钱,如今元东影的大女儿已经考上大学,小女儿也考上了黑山县高中,杜志龙仍然在资助她们。

  “我不想这些孩子退学,人得有文化,将来对社会才会有用。”杜志龙是一位地道的农民,他的话非常质朴。

  杜志龙最为宝贵的是家里那些堆成山的感谢信,“这都是我帮的人写给我的,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是我帮的,我也不告诉他们我家在哪儿,也不用来感谢我,这些信都是从别人那儿得到的地址寄给我的。”杜志龙把信珍藏在柜子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