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锦州五老用车轮丈量川西大美山河

来源:锦州晚报
日期:2019-10-10
作者/编辑:刘琪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人民用多种方式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再难都是一种感受,再累都是一种历练


  除了这些,他们还要克服高反。在海拔超过3000米的色达,董福斌、董士杰两人几乎同时出现不适,胸闷、气短、腿脚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老哥俩调节好骑行的速度,谁也没吭气说句“难受”,生怕打乱队伍的骑行计划。

  他们走进原生态藏区“丹巴”,和嘉绒藏民一起逛街感受祥和的美好生活。沿途欣赏海拔4000米以上山顶的藏寨——甲居藏寨,走进世界第一“碉楼”,穿过百公里的“世外梨源”,徒步登上具有“第二个布达拉宫”之称海拔3000多米的“观音桥”……在红房子景区色达,现场观摩了神秘的“天葬”仪式,重新认识了生命的内涵。途中很多背着氧气瓶的年轻人看到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有这般毅力,都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重走长征路,体会新中国成立70年的巨大变化


  沿途观赏美景的同时,重走长征路是他们此行的重要内容。红军长征历时两年,其中在四川走过的时间最长。金沙江、大渡河的急流与夹金山的皑皑白雪,都不能阻挡红军前进的脚步。5位老人骑行至小金县、两河口、丹巴县等地,随处可见当年的“红色”痕迹,红军井、红军渡、红军桥,那都是铸就丰碑的光荣之路。

  特别是两河口会议召开是在红军长征期间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确定了红军挥师北上的重大战略方针,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指明了方向。

  在骑行中,他们来到两河口会议遗址,站在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处,过红军猛固桥,参观马鞍山战斗遗址、红军过大渡河纪念碑公园、红五军团政治部遗址等红军留下过足迹的地方,他们为革命先烈打江山付出的牺牲所感动,亲眼目睹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生活,亲身体会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建设新气象。


感受蜀道之难,网红景点打卡也是挑战


  9月14日,由于在泥路上穿行,几位老人的车子纷纷出现问题,于是他们乘车来到成都休整后,开启蜀道和重庆网红地的打卡之旅。

  重庆多坡道,有的路段坡度甚至超过40度,稍不小心便会跌倒,滚落山崖。这一路他们累计爬行达2751米,最高一天爬行达847米,相当于每天骑车爬行5个锦州北普陀山的鸡冠山。

  还有数不清的隧道一面是陡峭山壁,一面是滔滔江水,有一条长达8公里的隧道甚至没有照明灯源,仅有反光点。还有一辆辆大型货车打着远光灯呼啸着擦肩而过,他们只有紧盯着反光点小心前行。

蜀道的另一难是路况复杂。高架桥众多,支路繁杂,再加上不懂重庆方言,虽然每位老人车上都带有手机导航,却经常迷失方向。但当他们身着锦州自行车协会红色骑行服在重庆的大街小巷穿过时,无不引来行人侧目。

  9月21日,5位老人乘坐火车平安回归。他们的脸上没有疲惫,只有兴奋与激动,他们说,没有任何一种困难能打倒一个坚强的团队,没有任何困难能摧残强大的精神。他们愿意用骑行者独特的方式,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