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端午节吃粽子也要健康

来源:锦州日报
日期:2019-06-05
作者/编辑:SAN
端午节又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了粽子准备大快朵颐,但是吃粽子也有不少讲究,有胃病、糖尿病、高血压、胆囊炎的朋友,吃粽子请小心。

  小粽子高热量

  我们常见的粽子基本都是采用糯米作为主料。糯米是一种非常有黏性的稻米,据说在古代没有发明水泥时,人们用煮熟的糯米作为砖瓦的黏着剂,糨糊也是糯米熬制以后制成的,可见糯米黏着性之强。糯米本身在肠胃内不易消化,易引致腹胀腹痛。所以胃肠道疾病患者及消化能力较弱的老人、儿童突然进食大量粽子,极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问题。

  粽子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是肉粽和豆沙粽。别小看这小小一个粽子,所含热量可不低。很多粽子里都有猪油,尤其肉粽,红枣、豆沙粽则含糖极高。一只中等大小,约120到150克重的“裸粽”,也就是什么都不加的白粽子,热量约200至250千卡,而一只肉粽根据所用肉的肥瘦和含猪油的多少,有300至400千卡,豆沙粽的热量也在300千卡左右。因此,一个粽子的热量,往往比一碗饭(100克116千卡)的热量高出许多。有些人喜欢在粽子表面撒一层糖,食用时摄入的糖分就又增加了。

  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冠心病患者,吃粽子容易摄入过多脂肪,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病情。糖尿病患者本身就需要控制糖分摄入,含有大量糖分的粽子对他们来说就更不合适了。孕期高血压、高血糖的准妈妈们也同样要注意,尽量不吃或少吃粽子,等生了宝宝、血压血糖恢复正常再补回来,也不迟。

  要健康也要粽子

  其实只要食用方法得当,我们依然可以在保障健康的前提下享受美味。

  首先,食用粽子不可过量,切忌图省事、餐餐以粽果腹。

  其次,粽子应趁热吃,避开空腹及睡前两小时食用,可多搭配些凉拌,或做成汤的时令蔬菜,如凉拌黄瓜、番茄、金针菇,冬瓜、丝瓜汤等。餐后再添份水果最好,这样不但营养均衡,也可帮助胃肠蠕动,避免消化不良。

  吃粽子时还可喝些醋饮料,因为醋酸有利于糖和脂肪的代谢,还可以起到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的作用。此外,吃完粽子后喝点绿茶或乌龙茶,也能起到很好的解腻效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