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不只是晚年 更是“玩”年

来源:锦州新闻网
日期:2019-04-22
作者/编辑:赵小斐
春暖花开,广场上也随之热闹起来,不少老年人在这里,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喜悦的心情写在脸上,从内而外的快乐感染着周围的人。就连活泼好动的年轻人也对那份热情羡慕不已,人到晚年,找到自己的“热情”,是一份幸运,这份小幸运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未来的生活。

对于很多老人来说,退休后的休闲时光,不只是晚年,更是“玩”年。
  懂得生活才最美
  随着退休的临近,刘文君心中更多是落寞、不舍和无所适从。年轻时所接受的精神洗礼培养出她坚持肯干的性格,以及爱岗敬业的工作品格,除了工作及学习业务外,她没有什么爱好。“离开了工作不可怕,年龄增长也不太可怕,就怕生活没有盼头。”这才是刘文君最担心的事。
  为了缓和精神压力,刘文君做自我心理暗示:退休后,会有更精彩的生活。显然,这种暗示效果是有限的,每当与同期退休的老同事畅谈退休生活,别人的计划非常详细具体,甚至早已付诸行动,而她只有模糊的愿景,“我曾经有些看不起那些在工作闲暇时拿着钩针编织的女同事,认为这样是不思进取,有时间还不如多看些专业书,可快退休了,人家还是拿着钩针炫耀着给孙女勾的一件件可爱的小衣服,甚至收了几个学生一起研究新的款式,还挺羡慕。” 
  没多久,刘文君正式退休了,在家一日三餐,整理家务,用她的话说,生活像极了一杯白开水,“偶尔看见几个同事,说我不像之前有精神头了,其实听完我内心还挺难受的。”刘文君说。
  一次老同学聚会,意外地给刘文君的这杯“白开水加了勺糖”。聚会的组织者包了一个自带舞台音响的酒店一楼,为了活跃气氛需每人都要表演节目。正在刘文君犯难时,一个老同学打来电话,“哎,我们几个要来个旗袍模特表演,有个老师免费培训,你来不?”刘文君欣然答应了。
  几个老姐妹见了面,刘文君却被“教育”了,其中一位话说得很直接,“文君,不是我说你,退了也不能不打扮,平时上班穿的比谁都精神,这会儿是怎么了?”刘文君一时无语,但看着周围几位的长风衣和小高跟鞋,确实比她一身略旧的运动服好很多。培训开始了,昂首、挺胸、保持微笑、迈开步子,老年人的模特讲究的是优雅和气质,刘文君格外认真,每天都照着镜子练习,在微信群里与其他人讨论怎样走得更好些,她学得非常快,就连老师都很惊讶,这也给了她很大的信心。几次培训下来,整个人变得更加积极和活泼。她的改变,让老伴老李很高兴,刘文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之前没有精神寄托,经常与老伴拌嘴,之后自己忙着准备同学会,家庭矛盾缓解了不少,“后来,老李跟我说,之前他都害怕我抑郁了,每天找他茬儿,拌嘴时他还不敢多说几句,满腹委屈,现在他非常支持我,即使看不惯我的舞台妆。”
  同学会的表演,刘文君所在的模特队大放异彩,这也让其他同学调侃说她们是“不老美人”,虽是戏言,但对她来说很受用,刘文君的生活打开了一扇崭新的门,从那以后,她们经常参加老年模特比赛,“拿奖不重要,最主要的是心情好。”
  玩得很较真
  刚接到电话,65岁赵芳的心情急转直下,坐在沙发上闷闷不乐,10分钟没说一句话。退休后,应朋友邀请赵芳参加了某舞蹈队,而且她后来者居上练得极好。最近舞蹈队被选中到市里表演,队里需要挑“精英”重新排舞,可技艺超群的赵芳却意外落选了,这让她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整个家庭的气氛也变得紧张。她儿子调侃道:“我高考没发挥好,我妈都没这么上火。”
  刚开始赵芳嘴上说无所谓,就是玩,不必太较真,却总拉着家里人分析“案情”,甚至组织家庭会议讨论一下为啥没选上。“我感觉我跳得挺好,是不是性格或者其他方面有短板,让人瞧不上?”家里两个男人帮着分析,也陪着小心,生怕哪句话撞赵芳“枪口”上。老伴老王发言了:“你是不是想多了,你这性格不能得罪人。”儿子小王接着说:“妈,咱从这分析不出啥,要不给你队长打个电话问问得了。”“对对,儿子说的对,你打个电话问问,说不定你能替补上。”老王马上应和道,把烫手山芋推给了舞蹈队队长。“我打啥电话,好像我挺愿意去了,跟你们说这回让我去我还不去了呢。”赵芳心里还是有些不平衡。
  正巧这时候电话铃响了,是舞蹈队李队长打来的,赵芳急忙接了电话,听对方说:“老赵,咱们队里有个人临时不能参加了,我看你跳得挺好,能不能来啊?”“那咋不行呢,我在家也没啥事,队里有事我得上啊,没问题,咱啥时候排练?”赵芳笑靥如
花,豪爽地答应了下来,也不问为啥之前没选她了。
  爱好是一剂良药

  60岁的张军上有老下有小,他是独生子,现在还有85岁的父亲需要他来照顾。父亲患有半身不遂和阿尔茨海默症,父亲只认得他,拒绝其他人的照顾,没办法,张军24小时与父亲在一起,没有空闲时间。有时候父亲黑白颠倒,张军的作息也不规律。这让他的心情不好,甚至可以说很抑郁。
  “照顾父母是应该,但是这样的生活没有乐趣。”张军回忆道。张军的精神状态让周围的老朋友很担心,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很多都是因此而来的。于是朋友把他拉到一个朗读微信群里,那里聚集着一些与他年纪相仿的人,群内发表自己的朗读作品,且还会相互指教。张军本就喜欢诗词,这样的一个群体立即引起了他的兴趣。初来乍到,腼腆的张军只是默默地关注着群友的动态,并不发表言论。慢慢地,他开始询问制作朗读音频的相关技巧,群里人都非常热情地教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畏如猛虎的‘科技关’,没想到三天全部学会了。”张军有些兴奋。他开始录制高尔基的“海燕”,原本对自身普通话信心满满他,听到录音后,自己都乐了。本以为很容易的朗读,却因为底气不足和口音问题屡屡失败,录了一天,嗓子都有些哑了,心里却特别高兴。自从与群里的朋友学习朗读,张军明显感觉自己的日子有了色彩,照顾父亲也更加有精神头,他将自己的得意之作发给老朋友们,大家为他的改变感觉到高兴。“朗读诗歌是我的一剂良药,老年人真得有一乐儿,生活才能有奔头。”张军感慨道。       记者黄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