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心医院消化科主任黄云锦介绍,目前该院消化科的肝病患者主要是脂肪肝、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居多。在单位的体检中,50%的人被发现患有脂肪肝,营养不良、吃素人群占有一少部分。酒精性脂肪肝患者18—60岁以上人群均有,青少年脂肪肝患者主要是肥胖人群。长期喝酒、每天在40克以上的男性,女性在20克以上,饮酒持续1—2年的人群居多。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职业主要是社会中间层。黄云锦提醒,间断喝酒的人群也有患上酒精性脂肪肝的可能,因此也应引起注意。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主要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生活方式的高位因素包括:高热量饮食、过量(饱和)脂肪酸、过量碳水化合物、含糖饮料、过量果糖、西式饮食、久坐等。
黄云锦介绍,在就诊的肝炎患者中,除了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患者外,非病毒性肝炎患者中,除了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患者外,药物性肝炎不可小觑。临床中因服用抗生素类、解热镇痛类、抗结核药、神经系统药物、消化系统以及麻醉药物造成药物性肝炎的患者不在少数,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近些年因服用某些中药造成药物性肝炎、肝损伤的患者呈逐年增多趋势。医院会经常收治因乱用或滥用保健品造成严重肝损伤的患者。
黄云锦指出,药物性肝炎是可以“吃”出来的肝病。任何药品包括中药制剂,都会对肝脏有毒性作用,乱用、滥用药物都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她提醒,不合格的保健食品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负担,甚至直接损伤肝脏,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肝炎。保健食品不是天然食品,其中的添加成分可能会有副作用,尤其是对敏感体质和肝功能下降的老年人来说,某种添加成分摄入到一定分量的时候,就会对肝脏造成损伤。此外,一些药物本身就有一定的肝毒性,长期服用也可出现慢性肝损伤状况,当无法避免用药的情况下,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选用,并且定期监测肝功能情况。
在谈到市民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肝脏时,黄云锦指出,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受到肝病的“青睐”,想要打好“保肝战”,就要远离以下这些危险行为。首先是熬夜,建议“晚睡族”尽量调整作息时间,最好每晚11点前入睡,保证每晚睡够7小时,以便让肝脏有效排毒。其次,暴饮暴食,少吃油腻食物。吃太多脂肪含量高的油腻食品,尤其是吃油炸食品一个月即可导致肝脏发生明显变化,引发类似肝炎的酶的变化,增加患肝病的危险。还有一点就是过量饮酒。饮酒过度会超出肝脏的解毒能力,脂肪肝是最先出现的征兆,长时间积累就会导致肝“纤维化”,变为酒精性肝病,最终发展到不可逆的“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