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王云鹤很普通的一天。看着忙里忙外细心照顾老人的她,病房里所有的人都夸奖她是老太太的好儿媳,而鲜少有人知道,她和丈夫夏远庆与老人李凤华毫无血缘关系,夫妻二人27年如一日,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李凤华老人。责任已经大过亲情,他们认真地叫李凤华“妈妈”,李凤华也把他们视作心里的宝,比亲生的孩子还要亲。
王云鹤帮妈妈李凤华穿上新买的衣服
王云鹤和妈妈李凤华看家里的照片
一个决定一坚持就是一辈子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不是一家人却进了一家门。”在凌海市石山镇一个叫石北的小村子里,提起夏远庆和王云鹤夫妻俩,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夫妻二人至情至义照顾孤寡老人李凤华,感人的事迹在远近一带广为流传。
说起这其中的缘份,还要从1990年开始。那一年的年底,黑龙江小伙子夏远庆参军来到了锦州,很快就认识了在部队担任司炉工的宗宝民。宗宝民带着老伴李凤华生活在锦州,膝下无儿无女,两口子相依为命。很快,宗宝民发现这个叫夏远庆的小伙子虽从不多言多语,但心灵手巧,很多技术都是一点就透,一学就会。其为人还特别热心,有什么事找到他,二话不说就做得特别好。于是,他经常把夏远庆找到家里,让老伴给他做点好吃的。一来二去,夏远庆成了两口了离不开的孩子。而不知不觉中,照顾两位老人也成为夏远庆心中一份责任。无论老人家中有个大事小情,夏远庆总会立刻去办,没有怨言。
1993年底,已经从部队复员但留在锦州的夏远庆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王云鹤。巧得很,王云鹤也是黑龙江人,只身在锦州打工,为人善良亲和。很快,两人相爱了。从确定关系的那一天起,夏远庆就很正式地向王云鹤介绍了宗宝民老两口,告诉她要做好照顾“老爸老妈”一辈子的准备。善良的王云鹤一口答应下来,她爱的就是夏远庆的正义担当,尽管家里家徒四壁,她还是幸福地嫁给了这个黑龙江汉子。为了祝福两个孩子的结合,李凤华特意亲手赶制了一床婚被,送到了孩子们手中。
就这样,一份爱,一份责任,一种缘份,在两个家庭、两代人心中越酿越醇、越积越厚。对两位老人的照顾成为夏远庆与王云鹤心中的头等大事,毫无血缘却胜似亲人的爱心化为行动,一坚持就是27年。
李凤华本人
李凤华和孙女夏子涵
一声“妈爸”一叫就是幸福的一家
夏远庆和王云鹤很认真地称呼着两位老人“爸爸”、“妈妈”,也非常认真地做着照顾老人的事情。
1998年,女儿夏子涵出生了。一辈子无儿无女的宗宝民老两口乐坏了,他们一跃升为了“爷爷、奶奶”。因为夏远庆和爱人平日里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李凤华一手接过孩子,搂在身边看管照顾。衣服、被褥、鞋袜,手巧的奶奶一手全包,给孩子周身做了个遍。而夏远庆夫妇对两位老人的关爱也丝毫不减,即使工作再忙,也不忘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对此,宗宝民老两口在心里一直很感激,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待小子涵就像亲孙女一般,每次在外面有好吃的都舍不得吃,揣着回去留给孙女。小子涵幸福地成长着。正是夏远庆与王云鹤的言传身教,小子涵也深受影响。从懂事时起,她就听说了爸爸妈妈与爷爷奶奶之间不同寻常的故事。耳濡目染,小子涵对爷爷奶奶也格外有了一份关爱之情。直到她上了大学,还天天给奶奶打电话嘘寒问暖,问长问短。幸福的一家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佳话,让乡里乡亲们羡慕不已。
2001年,宗宝民和老伴回到石山镇石北村安度晚年。不料想,从2003年开始,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看病住院就成了平常的事情。每一次看病住院,夏远庆都是忙前忙后,毫无怨言,像亲儿子一样。2014年,忠宝民突然患上脑血栓,身体状况更差了,这让夏远庆和王云鹤夫妻俩非常担心惦念,看望并照顾老人更成为两人生活重点。直到2017年,宗宝民突然病情危急,而此时恰逢夏远庆在外打工,不能立刻赶回来。接到电话的王云鹤二话不说,只身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担。女儿正逢高考,为了不耽误女儿的高考,王云鹤瞒着女儿,让朋友在家里陪着孩子,自己则在医院里跑前跑后护理。了解情况的医生和病友们对王云鹤赞不绝口,称赞她善良,觉得很多亲身子女也未必能做到这些。但王云鹤只是微微一笑,觉得这些是自己应该做的。
尽管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宗宝民还是没能战胜病情去世了。临终前,他看着王云鹤,拼命想嘱咐一些话。王云鹤郑重地对他说:“爸,我知道你是放心不下我妈。我和远庆会照顾我妈一辈子,让她幸福地安度晚年!”就这样,夏远庆和王云鹤体面地送走了老人,女儿也如愿考上了重点大学。夏远庆继续远赴外地工作,而王云鹤则将照顾李凤华作为最重要的事情,认真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李凤华现在的住所
一个承诺造就一个有爱的传播
在石山镇石北村414号一个特别简陋的民房里,记者看到了李凤华老人。老人听力很好,头脑清晰,语言连贯。她告诉记者,孩子们的孝顺故事她说都说不完。对自己现在的生活,老人特别满意,不住夸赞:“孩子们心眼好,特别孝顺。”
“我是遇到好人了!”李凤华感慨地说,“我无儿无女,可到老了,我身边有了一双善良孝顺的孩子陪伴。以前还真没想过,这辈子会有孩子们陪着我,这是我的福气。我对晚年生活没有担忧了!”“当时我很难过,老伴走了,剩下我一个人怎么办啊?”李凤华如是说,“好在有他俩在,他们跟我说‘有我们呢,放心吧’。”一句“放心”,让李凤华在夏远庆夫妇的照顾下安心了许多,踏实了许多。平日里,王云鹤担心老人孤单,就时常过去看望、拉家常、做家务,嘘寒问暖、忙里忙外。
李凤华和老伴没有财产,老伴去世后,她只能靠国家给的五保生活费过日子,不足的部分全是夏远庆两口子承担。因为年纪大了,她本人身体也十分不好,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每年都得住上几次医院,都是王云鹤亲手护理,到医院照顾。李凤华说:“住院的病友看着他们对我这么好,都以为是我的亲生儿女。对我来说,他们就是我的家人。”
李凤华说得没错,对于夏远庆一家人来说,李凤华就是自己的亲娘。2009年4月,夏远庆一家终于搬进了楼房,有了一个温馨的居所。拿到房钥匙的那一天,两口子想都没想直接递给石凤华一把钥匙,告诉老太太:“妈,房子里有你一间,你老怎么住都行。家里的一切您说了算!”逢年过年,两口子都要给老人置备新装,买一些物品,接到家里来一起过节。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两人又按照以往的习惯,将李凤华接到家中,给老人换上新买的衣服,一起看电视、包饺子、放鞭炮,过上一个和和美美的春节。
王云鹤到妈妈李凤华家忙里忙外收拾卫生
在夫妇俩照顾李凤华老两口的27年中,不少人都劝过两人,“和你们非亲非故,逢年过节看看就挺好,何必这么费心照顾。”但他们觉得,这么多年下来,照顾老人已经变为责任、变为亲情,难分难舍。采访中,王云鹤向记者表示,自己和丈夫既不图名也不图利,只是想把夫妻俩认为对的事一直做下去。“老人期待的眼神和欣慰的笑容总能打动我们,我们也没什么理由放弃,这是做好事儿,别人开心我们也高兴。我们两口子是平凡的人,做的也都是平凡的事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夏远庆夫妇27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的事迹在石山镇广为传唱,感动着每一个听过这个故事的人。“他们夫妻俩是村里公认的好儿子好儿媳,甚至比儿子儿媳妇还体贴。”在村里谈起他们二人,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传播着这个有爱的大义故事。
一家人为李凤华过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