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老少齐动手 灯笼饰“新家”

来源:浙江老年报
日期:2019-02-19
作者/编辑:赵小斐
杭州市老年电大服务大厅3月运营

2019-02-19_134125.jpg


 2月18日上午9时,杭州依旧是复制了前阵子的阴雨湿冷,而杭州市凤山路153号的杭州市老年电视大学项目服务大厅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围成长方形的课桌椅前,放着大小长短不一的竹条,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77岁的程迪申正在书写板上画出六边形宫灯的基本构造,二三十名乐龄族和几位小朋友一边观看一边摩拳擦掌。原来,趁元宵节来临之际,他们正在亲手制作六边形的宫灯,共同打造“新家”。

“用剪刀剪36段长度为5厘米的胶带,贴在桌子边沿,方便之后取用。”程迪申一边讲解一边示范。随后,他拿起一段准备好的竹条,从外往里合成等边六边形,合拢部分有少量交叉,在保证每边长度均等的前提下,用胶带固定。

在现场,记者也跟着体验了一把制作宫灯的瘾。固定3个大小不一的六边形后,再用短竹签串在2个大六边形上,继续用最长的竹条串在顶上大六边形和最小的六边形之间,宫灯初现雏形。随后是给宫灯“穿”衣服,用专用胶水黏合,贴金边,挂上宫灯专属的流苏状挂饰。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仅剩的最后一步,是自己动手给宫灯灯面上留下个性装扮。记者注意到,有人在灯面上写“福”字,也有人写“一帆风顺”,或是随心涂鸦。杭州市老年大学江干分校硬笔书法班学员阮重庆是从班级微信群里得知有这个活动的,他显得特别高兴:“没想到,做灯笼感受了传统的中国民俗,还能自由创作,展示自己的书法,活动挺好,我们很开心。”来自杭州天艺幼儿园大班、今年6岁的汪梓璇,早早完成了宫灯制作,在灯面写了“梓”等字样。“我做的宫灯有点歪,不过这也很特别,我想把它带回家。”汪梓璇带着点小小的得意。

据了解,本次活动中,小朋友制作的灯笼可以自行带回家,而老年朋友制作的灯笼需要留在活动场地,由工作人员带领大家一起装饰项目服务大厅。“杭州市老年电视大学项目服务大厅将于3月份正式启动运营,届时,我们会组织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和电教活动。”杭州市老年电视大学相关负责人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