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登录
注册
设置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current)
本地资讯
居家养老
居家服务
启航慧养商城
志愿者招募
众筹众帮
工作就业
本地资讯
政府关怀
居家新闻
政策导读
专题报道
全国资讯
图片专题
公益活动
众筹众帮
赞助商广告链接
1
2
3
4
在线咨询
服务咨询
商城咨询
加入我们
0416-7996114
首页
>
本地资讯
盘点7月养老产业要闻
来源: 中国养老网
日期:2016-08-02
作者/编辑:王玉同
盘点7月养老产业要闻
【国家发文】
民政部、发改委联合发文提出养老服务业总体规划
民政部网站7月6日公布了《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第三章 发展养老服务
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创新投融资机制,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第一节 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
第二节 加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第三节 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
第四节 创新养老服务投融资机制
第五节 探索建立长期照护保障体系
(来源:民政部)
人社部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16〕80号),决定在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重庆市等15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试点期间,该制度主要覆盖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群。
民政部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00多万,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人。这些老人及其家庭难以支付长期护理服务所需的高额费用,政府的补助力度有限,远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
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共享发展改革成果的重大民生工程,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有利于保障失能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升他们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质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美德;有利于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和拓展护理从业人员就业渠道。
(来源:人社部)
人社部关于积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指导意见
2016年7月5日,人社部印发《关于积极推动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人社部发〔2016〕56号),部署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工作。
在今年3月份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在部署2016年重点工作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对于医保改革的重点,李总理也强调,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以及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如今,人社部也终于发力了,对于三医联动出台明确得指导意见。对于医药企业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药品的价格和药品的市场,这恰恰与三医联动关系密切。
(来源:人社部)
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出《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431号),要求各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坚持调放结合,强化政策联动,逐步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多方参与的价格形成机制。
(来源:发改委)
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精神,落实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民政部、财政部印发了《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6〕200号,以下简称《通知》),拟选择部分地级市(含直辖市的区)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巩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满足绝大多数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区享受养老服务的愿望。
《通知》要求,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落实准入、金融、财税、土地等优惠政策,强化行业监管,制定标准规范,有效提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通过搭建平台、购买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运营,形成一批服务内容全面覆盖、社会力量竞争参与、人民群众普遍认可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成功经验。
《通知》强调,试点资金要以打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软环境和软实力为主,硬件设施建设为辅,重点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7个重点领域,包括培育和打造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龙头社会组织或机构、企业;探索多种模式的“互联网+”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完善和促进居家和社区的医养结合服务等。本次试点选择部分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方面具有良好工作基础,在老年人口规模、老龄化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方财力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地级市(含直辖市的区)开展试点。通过中央资金引导,鼓励地方加大政策创新和资金投入力度,统筹各类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形成比较完备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环境和推动机制。
《通知》明确,中央资金突出奖补原则,按因素法分配,采取当年预拨60%,次年组织开展改革试点的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结算。对于考核结果较好并达到一定标准的地区,拨付剩余的40%结算资金;对于特别好的地区,将在拨付40%结算资金的基础上额外给予10%奖励,并在下一年度增加该地区所在省份的试点地区数量;对于考核结果较差,未达到一定标准的地区,将根据其得分情况扣减部分或全部补助资金,并取消当年乃至今后的试点资格。
《通知》的出台,是以实际行动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必将有力促进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增强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附件:
1.《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民函〔2016〕200号)
2.《关于开展2016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民函〔2016〕201号)
3.市级和省级2016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申报表
(来源:中国政府网)
民政部 财政部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财务局: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精神,落实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中央财政决定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选择一批地区进行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促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来源:民政部)
保监会延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期间
保监发〔2016〕55号
各保监局、各人身保险公司: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9号)有关要求,进一步促进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发展,深化商业养老保险供给侧改革,为老年人增加养老选择,我会决定延长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期间,并扩大试点范围。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期间延长至2018年6月30日。
二、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扩大至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计划单列市,以及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的部分地级市。上述四省中,每省开展试点的地级市原则上不超过3个。各地保监局应结合实际,遵循自愿参与原则,向我会报备后开展试点。
三、试点期间,除上述事项外,对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的监管要求适用《中国保监会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保监发〔2014〕53号)的规定。
中国保监会
2016年7月4日
(来源: 中国保监会)
【地方资讯】
北京:《海淀区居家养老失能护理互助试点办法》发布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如何完善养老保障机制、如何有效解决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确保老有所养,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海淀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养老问题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在经过研究和论证后,确定与人保寿险合作推出海淀区居家养老失能护理互助保险试点项目。
海淀区王际祥副区长重点强调了该项目的两大创新之处:一是该项目采取的是保障基本服务、兜住养老底线,在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下,服务实行社会化运作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通过保险公司的运作,不仅可以发挥金融杠杆效应,放大资金,节省政府成本,还可以通过这一制度建立多项保障措施,即在基本制度基础上设置N个附加产品,满足不同经济收入群体的个性化需求。二是该项目采取的是服务给付的新模式。参保人在享受了护理服务的前提下,保险公司根据参保人授权向服务机构支付服务金,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参保人享受到真正需要的服务,降低服务交易成本,得到真正有效的养老保障。
(来源:海淀区人民政府网站)
北京:五年内落实延迟退休政策 已有雏形
2016年7月5日,本市“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规划公布。“十三五”时期,“小步慢走”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将逐步落实,各类参保人员的养老待遇将建立正常调整机制,医保政策向大病和困难人群适度倾斜,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配建养老设施是土地出让前提 产权须移交民政部门
【导读】 日前,北京市民政、发改、规划、国土、住建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本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建设、移交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划部门在提出居住项目的土地储备供应规划条件时,同步配建养老设施。
记者了解到,国土部门在土地出让或划拨前,由民政部门确定配建养老设施的建设类型和移交方式,作为土地上市交易、划拨或协议出让的前提条件。新建住宅小区项目建设单位应该及时提交养老设施移交清单,并于60日内无偿移交给区民政部门。
(来源:北京青年报)
北京:社区医保目录将与三甲医院统一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局长徐熙在12345热线接听市民电话时表示透露,社区医院药品目录将与大医院实现统一。
据悉,上述政策计划在今年三季度就可实施,很快就会出台正式文件。据了解,本市近年来为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一直在推行社区就近就医。但是,因为受社区药品目录所限,不少参保人员在社区就医因开不到相应的药品而只能回流到大医院。
此外,人力社保局还指出,社区转诊转院的通道将更加顺畅。社区医院可以转往大医院,大医院也可以转往社区医院,发生的有关费用,医保都可以报销。
(来源:中国数字医疗网)
上海:计划五年培训10万养老护工
日前,记者从上海市人社局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2016年上半年,上海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人数较上一年同期增31.04%。同时,上海启动实施了“养老护理人员技能提升专项行动计划”,目标到2020年将开展养老护理人员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力争新增从业人员全部经过技能培训持证上岗。
据上海市人社局介绍,2016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参加职业技能培训23.85万人,同比增长31.04%;其中参加补贴培训19.01万人,同比增长44.5%。同时,上海2016年上半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2.53万人。
上海鼓励自身具备培训能力、有职工培训需求的企业,自主开展包括岗位技能培训、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等在内的各类职工职业培训,并利用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给予企业相应的培训补贴。自2011年以来,上海每年有5万多户企业自主开展职工培训并享受了职业培训补贴。
此外,上海还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职业培训工作,指导区县实施特别培训计划,如位于本市宝山区的宝钢不锈钢厂搬迁和中铝铜业裁员,人社部门政策上给予全额培训费补贴,建立企业与培训机构对接机制,目前已组织宝钢不锈钢厂119名职工仓储管理初级培训,中铝铜业已组织培训机构对接制定培训计划。
(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