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粤港澳大湾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专题研讨会在南沙举行。研讨会邀请香港资深社工、广州高校专业人士等介绍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先进做法,结合南沙区特点,高定位创新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新模式。本次研讨会上,广州市南沙区居家养老综合服务平台首次正式发布了《广州市南沙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一本通》。在南沙居住的60周岁及以上长者,可以享受包括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医疗保健、日间托管、临时托养、文化娱乐、精神慰藉、临终关怀以及“平安通”服务等十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记者看到,《一本通》详细介绍各项服务之余,还写明每项服务如何申请和实现的各个步骤,操作性较强。在助餐配餐方面,南沙除了横沥镇餐标为13元,其余8个镇街餐标为12元。南沙户籍的困难长者只需自费4元,非困难长者只需自费5元,就能到全区71家长者爱心食堂享用正餐。
黄阁举行“多彩社区”活动 志愿者为敬老院“添彩”
10月20日,在黄阁敬老院大门口,身穿白色T恤的志愿者们用手中的刷子,为原本单调的围墙涂上温馨的淡黄色。这是PPG(美资企业,在小虎岛上设立了南沙工厂)“多彩社区”活动首次在南沙举办,共有80余名PPG员工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时间共计160小时。据介绍,PPG共为本次活动投入了超过37500美元的资金。
记者在现场看到,PPG志愿者选用淡橘色和白色涂料翻新了敬老院围墙,并用白色粉刷了敬老院大门门楼,这些色彩共同营造了一个温馨明亮的环境。子女也绘制填色画板送给了长辈,孩子们还争先为老人们表演歌舞才艺,欢声笑语充满了平时安静的敬老院。
591特困老人家庭完成无障碍改造 让老人在家中安全舒心生活
老年人在家中行走时,黄色安全扶手帮助其行动自如;在老人的房间中为其量身定做灶台;为方便老人生活,将老人的厕所统一改成马桶形式并配备扶手……记者了解到,南沙从去年起大力推行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将其连续两年列入全区的十件民生实事。截止今年10月,全区已累计完成改造591户,提前并超额完成2018年民生实事的改造目标。
帮助老人在家中生活
在南沙街鹿颈村,今年已经83岁高龄的黎伯家中新近免费安装了老人室内无障碍设施。记者在黎伯家中看到,无障碍改造之后,黎伯家中院子里有陡坡的地方都安装了黄色的扶手,方便老人上下楼梯。在黎伯的房间内,新近砌成的小型灶台、工具台建在屋中,都是根据黎伯的身高订制而成,方便黎伯平日的使用。
在这些建成的室内无障碍设施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老人无障碍厕所的改造。黎伯告诉记者,原本他一直使用的是蹲厕,年纪大了上洗手间总觉得不方便。此次改造之后,厕所里面安装了马桶,而且浴室、马桶附近都有老人安全扶手,并且配备了沐浴椅等物件。“现在我在家中生活安全、方便多了。这些改造举措对我们老人非常贴心!”黎伯笑着告诉记者。
已完成近600户改造
记者了解到,在鹿颈村,像黎伯这样得到免费室内无障碍设施改造的老人一共有十几位,这一切都起源于南沙从去年开始推行的老人室内无障碍设施建设行动,方便老人在家中的日常起居生活。区内老人家庭只要符合“五类”特殊困难老人等条件,即可申请老人免费室内无障碍设施改造。
据悉, 南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2017-2018年连续两年将其列入南沙区政府民生实事之一。2017年,南沙印发了《广州市南沙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区政府同意由区财政安排资金3年内投入457.5万元资助“五类”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由中标单位统一上门提供评估、安装和改造服务,经过摸查,涉及91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
截止2018年10月,全区已累计完成改造591户,提前并超额完成2018年民生实事400户的改造目标,有效解决了“五类”特殊困难老年人起居、做饭、浴厕、出行等一系列困难,为老年人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