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已经通过各种渠道放风:今后养老不能单靠国家了。有关这方面的信息不需要在这里赘述,大家多少都知道了。
很多人生气,以前提倡计划生育的时候,就说“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后来政策口号逐步撤退。
理性地说,养老全部靠国家的做法,全世界恐怕只有少数国家能够做到,比如瑞士、瑞典、挪威这些国家,但好像连美国、日本这样的强大国家也不能做到。这一点后面再讲。
我相信,政府绝不会放弃对城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责任,相反未来还会继续加强。只是有关方面表述有错误,不是“养老不能靠政府”,而是“养老不能单单靠政府”。意思是,政府可以给予帮助和支持,要靠自己和社会政府的多方力量进行,政府没有力量大包大揽。
由于计划生育搞了四十年,中国错过了人口正常增长、人口年龄结构调整的最佳时间窗(见易富贤先生《大国空巢》一书,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老年问题是今后我国面临的大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特别是计划生育以来,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只靠政府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所以靠家庭、个人和社会的力量,共同做好养老问题,才有可能把养老问题做好。
中国人,或者说东亚人,几千年来的传统就是“养子防老”,子女,才是养老的可靠保障。子女多,子女富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居”才有保证。因此,商周时期,居住在东亚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就高度重视生儿育女。子孙绵瓞才是家庭幸福的标志。《诗经》里很多诗歌,就以多籽的植物表示祝福的意思,这些诗歌比孔子还要年代久远。
孔子深谙此理,认识到子孙绵瓞、儿孙孝顺对一个家庭生存绵延的无比重要性,关系到老人的晚年境遇,于是强调了“以孝治天下”,后代儒家更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无后,则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矣!那样带来的问题是非常大的!为防止后代有不孝之子坏了养老大事,还要多养几个才牢靠,“多子多福”文化于是促成了中国13亿多的人口规模。
子子孙孙绵绵不绝,孝敬和谐上下有序,这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家庭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基石。据说日本人在古代,都把老人背上山去任其被虎豹吃掉或饿死,在中国古代,这是不大可能发生的。因为有儒家文化。
至今,比如上面提到的留美博士易富贤先生仍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养子防老”依然是养老的最可靠措施。养老不止是钱的问题,到最后,要有人在床前侍奉,这个人,最可靠的还是儿女,特别是女儿。不知道为什么孔子这么看不起女人,老糊涂了。儿子结婚受气多,基本都怕老婆,不能对原生家庭尽心尽孝。我们家乡就有“讨个媳妇死了娘”的说法,还是养女儿比较容易获得回报。这一点,各位读者千万记住,从养老回报的角度讲,养女儿更划算。
当然,靠儿女帮养老,或者住在一起,都不可避免存在个性压抑的问题,很少有家庭能做到四代同堂而毫无间隙。
人生不是完美的,也不可能完美。也许,这也是我们养老需要各方付出的代价吧!老人将会逝去,现在年轻的人也会老去,彼此宽容一些才会有比较好的人生。
房地产市场兴起,启发了中国人另一条自我养老途径:种房子养老。所以别以为一个家庭有两三套房就是“炒房”,思维绝不可以这么肤浅!自己住一套,另外一两套房出租,如果是在大城市里,你的养老就真的可以不完全依赖政府了。给政府减负,也是咱们公民的光荣啊!假如最后子女不孝,把房子卖掉,你也可以应付晚年的治病开支了。
股市,这么多年看过来都是牛短熊长,一般是牛市一两年,熊市五六年,在这个市场中,如果你不会挑好的时候进入,并在股市高点及时出来,必定是亏的。另外,选股和持股的艺术也非常讲究,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股市投资,90%亏钱,因此炒股并不是养老的好手段。除非你认定自己是那另类的10%。
如果买基金,进行定投,则可以比较有把握获得比银行存款更高的利润。这一点我们已经在前面的文章里多次说过了。在这里,我们不妨说说美国人的养老方法,供大家借鉴。
星哥的同学徐女士在美国生活,她老公是美国一家高科技公司的工程师,白人,我请她向她老公请教,她后来回复的文字,我整理如下:
美国人的养老,主要靠三个方面,包括联邦退休金、401K、IRA。
401K和IRA不是每个人都有,取决于公司给到的员工福利。
IRA是个人的退休金存款。美国公民都有一个社安号,里面记录了每个人的纳税信息等,社安金从这里发放。401K是养老基金,投资于股市,IRA则是公司把员工一部分工资先扣下来,进行保守型投资,待员工退休时发放。美国的养老有国家行为,有公司行为,也有个人行为。
后来徐女士传来了一份有关文件,星哥整理如下:
美国人养老的资金来源比较丰富。按照重要程度,可以归纳为金字塔结构,从下往上分别为:社会保障资金、房屋所有权、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计划、个人养老计划和其他养老资产。
其中,社会保障资金、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计划、个人养老计划,即为平时大家所说的养老金三大支柱。而房屋所有权并不能直接带来收入,其作用在于免除租房支出。其他养老资产则包括储蓄和居民直接持有的股票、债券、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
1、第一支柱:国家保障
美国的社会保障资金,类似于国内的基本养老金,同样是美国人最重要的养老资金来源,目前有6200万美国人从中受益。
2016年,美国社会保障资金余额为2.85万亿美元,仅占三大支柱的11%左右。美国社会保障资金只能投资非上市流通的政府债券,长期收益水平在3%-4%之间。
由于美国政府试图维持较高的替代率(社会保障资金发放的养老金/退休前的工资收入),因此其社会保障资金也面临入不敷出的尴尬,需要依靠财政资金大量补助。根据美国国会办公室的数据,美国社会保障资金支出占GDP的比重将由2018年的4.9%上升至2048年的6.3%。
2、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美国民间养老
为了弥补社会保障资金的不足,美国政府通过税收优惠,鼓励民间养老事业的发展。近年来,美国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计划(第二支柱)和个人养老计划(第三支柱)发展迅猛。2016年,约有80%的家庭参与了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计划或个人养老计划,两者规模合计23.34万亿。
美国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计划(401K),类似国内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2016年,美国雇主发起的养老金规模为15.26万亿美元,约占三大支柱的58%。美国的个人养老计划,与近期国内推出的个人养老金投资类似。目前,约1/3的美国家庭参与了个人养老计划。2016年,美国个人养老计划规模约为8.08万亿美元,约占三大支柱的31%左右。
美国人虽然储蓄率较低,但其养老资金来源丰富。除住房、储蓄、直接持有的资产外,政府财政补贴的社会保障资金和税收优惠支持的民间养老投资,为美国人养老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多,大家可以自己去查。中国人的养老保障远远没有这么丰富,但总体来看,中国在一点一点学习美国的经验,最近推出的养老目标基金就是中国版的401K。但只有部分企业有企业年金,居民自己的养老投资计划则普遍缺乏,大部分人把钱存在银行里吃利息,而不知通胀在每天蚕食他们银行里的钱。
总结以上的内容,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养老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五个:
1、政府的社保基金;
2、我们自己的房产租金;
3、我们自己投资的基金收入;
4、个人存款;
5、子女的帮助。
从现在起,要好好规划养老问题了。放开计划生育,其实也是给整个社会的养老“托底”——毕竟大部分国民不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员,而是分布在广阔的农村土地上。养儿防老,对他们才是最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