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老年人要有老年人的样子

来源:泉州晚报社
日期:2018-08-06
作者/编辑:梦健
据央广新闻近日报道,中国满60岁以上的老人有4.87亿人,13亿中国人中有三分之一是老人,也就是说三个中国人中有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了。而在我市,仅以丰泽区为例,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也已达到35000人左右。毫无疑问,老龄化社会已悄然到来。

  据央广新闻近日报道,中国满60岁以上的老人有4.87亿人,13亿中国人中有三分之一是老人,也就是说三个中国人中有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了。而在我市,仅以丰泽区为例,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也已达到35000人左右。毫无疑问,老龄化社会已悄然到来。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老年人应当按照习总书记“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人生阶段”这一指示要求,充分发挥文化兴趣爱好,传递社会正能量,让晚年生命书写灿烂的华章。具体而言,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样子”,学生该有学生样、工人应有工人样,老年人同样也当有老年人的“样子”,这样才能让老年生活“不跑偏、不走样”。

  首先,要有乐于学习和心系国家的样子。一切事业的成功和伟大都与勤奋坚持学习有关,都是功归于长期的学习和思考。马克思一生都在用惊人毅力学习思考、调研和写作;毛泽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旧坚持学习,虽然无法亲自阅读,他仍让工作人员把书读给他听;习总书记强调“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老年人要从中深悟道理,坚持阅读和思考,脑子用得越多越充满了活力,有了学习的激情和样子才能有矍铄的精神状态。

  老年人要心系国家,关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落实的反映和跟踪问效,坚决拥护、主动宣传党的政策,既要运用老年人德高望重、经验丰富影响力大的优势,为党和国家营造政治好空气,传播政治清明的好声音、好故事;也要以老年人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实践者、获益者身份,用亲身经历教育引导大家为党和国家分忧。

  其次,老年人要有奉献余热和快乐开朗的样子。老年人可以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积淀,为国家事业献点子和智慧。有技术、有医术、有科研项目未竟事业的老人,尽身体所能作贡献;红色理论工作者,要为红色理论研究贡献毕生精力,为新时代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大政方针政策出谋划策;即便只是最平凡普通的老年人,也可以为邻里、为楼道、为亲朋好友树立善行善举的好榜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做贡献。

  快乐是魂,开朗是金,老年人应当老有所乐。不妨多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在快乐和运动中增强体质,既节省国家的医药费,又给亲人减少了累,还为自己开心加了点味。

  最后,老年人要有帮带教人和科学养生的样子。老人是一本厚重的书,老人是一首五味齐全的歌,老人是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诗。帮带教人是老人共同的美德和课题,对社会、家庭、邻里方面的作用不可推卸。若中国的老人都能找准自己的坐标和站位,中国的社会就会更加文明和光彩夺目。心态决定健康,习惯影响一生。老年人也要讲科学养生的法则,在科学养生的原则和背景下迎接每一天的新朝霞,去告别每一天的黄昏。老年人们做好样子了,就会为中华社会文明作出老年人应有的巨大的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较大的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