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美好生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今天是

与养老智能化产品的一场“斗争”

来源:大连新闻网
日期:2018-07-25
作者/编辑:梦健
《不速之客》是一部约5分钟长的微电影。在片中反映了老人为了避免“智能产品”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麻烦,想尽各种办法来应对它们。

   《不速之客》是一部约5分钟长的微电影。在片中反映了老人为了避免“智能产品”给自己的生活带来麻烦,想尽各种办法来应对它们。

    与聪明的产品斗智斗勇

    影片的主人公托马斯是一位70岁的老人。随着妻子的过世,他开始了独居的居家养老生活。为了让他保持健康的生活,子女们先后给他送了一系列的智能健康设备来检测和提醒饮食、健康和睡眠质量。影片中用鲜绿色表示子女们送给老人的智能用品,包括饮食监测餐具、用药监测药盒、行走辅助拐杖和睡眠监测床具。

    老人家中陈列着每年生日子女送来的生日贺卡。其中一张写着:爸!我希望年能过得好一些,我和杰西商量了一下,他说这副拐杖帮助了詹姆斯每天的正常锻炼和户外运动。所以我也给您买了,希望您觉得实用。爱您——吉娜。面对这一堆家人的关怀和“礼物”,老人只好尝试与这些新访客开始了新生活。午餐时,智能餐具不断提醒老人摄入的卡路里超标了,但老人似乎不愿意停下来。晚上老人正看着电视,一旁的拐杖提醒他看时间太长了,要完成“每日2000步”的运动,老人拄起拐杖,遛了个小弯就停下了。到22时,智能床具提醒他,该尽早入睡了,如果不执行,床会不断地提醒老人。

    想吃肉不行,想看电视不成,连睡觉时间都被“监视”着,老人一气之下把这些智能产品束之高阁。但是,这些“聪明”的产品毫不犹豫地通过远程监控给子女打了“小报告”。儿女们纷纷来电:“爸,我看到你今天没用智能拐杖,你还好吗?”“爸!你今天用智能叉子了吗?我怎么没收到任何信息?”“爸,已经很晚了吧?充足的夜间睡眠对您是有好处的。”

    为了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老人开始与这些智能设备所强加给他的“秩序”和“规则”斗争。他做了两份午餐,一份是很不健康的油炸食品,一份是纯蔬菜,以专门应对“智能叉子”的数据检测。老人还会用啤酒“贿赂”附近的年轻人,让他们帮着溜一溜“智能拐杖”。他甚至在床上堆满书,欺骗智能床具的睡眠监控。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自由生活。

    “万物互联”下的隐忧

  《不速之客》的制作团队旨在研究即将到来的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将面临哪些挑战。在研究中,研究团队逐渐把焦点放到了居家老年人远程健康管理上——这也是目前物联网领域最大的热点之一。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以及越来越高企的医疗开支,类似的技术手段被认为可以用来替代护理人员的居家照护。科技会给老年人生活带来的方便无可否认,但是研究团队希望大家停下来想一想,有些智能化设备提供的“一刀切式关怀”真的符合复杂的人性吗?

    反思:咱懂老人吗?

    确实,笔者回想近几年在国内各大展会上见到的许多产品,大多是以年轻人的视角在设计。养老产品设计的最大矛盾变成了“年轻人觉得老年人需要与老年人真正需要”之间的矛盾。其实,往往在设计中,我们要忘记“老年人”这个标签,首先把老年人也当做是人来考虑。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人,都渴望被尊重,都向往自由,他们的灵魂也都是由一生的经历组成。年轻人冬天吐槽父母硬要给自己添衣服时会说:有一种冷,叫做你妈觉得你冷。老年人如果会这种吐槽套路的话,他们大概也会说:有一种需求,叫做年轻人觉得我们有需求。

分享到: